2021年04月14日 星期三
乐黛云:九十年沧桑坚韧如初
本报记者 梁杰

    “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文学研究作为我的终身事业。我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工作,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这是乐黛云先生在自己的最新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中的一段独白。3月26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乐黛云先生的回忆录《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新书发布会暨学术人生分享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分享了乐黛云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突出的学术成就。

    乐黛云先生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也是北大最有故事的人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乐老师除了本身有故事,有坦荡的胸襟,还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认为,过分自恋是很多人写回忆录的通病。乐老师比较冷静地面对自己的一生,甚至有时候会自我调侃。“某种意义上,这不仅是乐老师一个人的自传,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侧面。”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风趣地说:“据说,乐老师的学生包括了好几代人。如果这样划分的话,我应该算是第一代的老学生了。乐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思想的自由、开放和活跃,和我们读书时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是相当融合的。”

    北京大学教授洪子诚、王守常、赵白生、贺桂梅、干春松、张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达敏,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陈越光,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颜海平等相继发言,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他们所熟悉的乐黛云,对乐先生在比较文学、跨文化和文化思潮等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九十年历经沧桑,却始终坚韧如初。乐黛云将自己一生的人生经历,包括她的家庭,她的爱情,她与时代的沉浮,她与命运的抗争,她对学问的追求,她对一颗颗自由灵魂的怀念,都用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在这部自传中,乐黛云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以及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遭遇一系列的坎坷曲折——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又回到教学岗位。五十岁的她,在一般人认为“人到中年万事休”时,毅然选择了重新开始。此后,她重新焕发学术活力,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开拓中披荆斩棘,取得了斐然成就:因为她,北京大学有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中国有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学会;全国各高校有了一个又一个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中国学者开始走向世界,并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担任要职;而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也成为整个人文研究中一条异常活跃的“鲇鱼”。

    乐黛云先生说:“命、运、德、知、行,这五个字支配了我的一生。”“命”与生俱来,“运”则充满偶然,“知”意味着对知识和智慧的探求,而“行”则意味着现实人生中的取舍与选择。人生的关键是选择,读这本书,可以看到乐黛云先生在面对人生抉择时的勇气。她坚信:“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