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高校新风
2021年03月01日 星期一
扎根巴蜀大地 培育“琢信”工匠
——聚焦重庆工商学校特色文化育人实践
杨山 张金 杨洪舒

    树有根,方能生长;水有源,方能奔涌。

    近年来,重庆工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扎根巴蜀大地办学育人,积极引入“琢信”文化源头活水,巧妙地将工匠精神和学校校园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琢信”文化品牌。学校对“琢信”文化的深化与升华,不仅生动诠释了学校所坚守的初心使命,更充分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中职学校以文化人提供了经验。

    溯源·淬炼

    传承“琢信”文化

    “作为一所地方性工商类职业学校,我们的根脉在这里,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事业、培养人才,才会赢得社会认可。”重庆工商学校校长刘友林开宗明义地说。

    建校百余年来,学校依托地处当年抗战大后方“文化四坝”白沙镇的独特优势,弘扬以爱国、团结、奉献等为内核的抗战文化,并传承黄炎培职教思想,打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教文化,逐步形成了以工匠精神为主导的“琢信”文化。

    “琢信”文化源于“琢信谨行”校训。“琢”,从“工”部,意为精雕细琢,体现敬业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信”,从“人”部,意为“诚信”,体现“诚实不欺、一诺千金”的商业精神。“琢信”文化既映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又体现诚信为本的做人准则;既与校名“工商”相契合,又反映学校的办学追求和价值取向,成为植根于“工商人”血脉的精神灵魂。

    布局·深耕

    践行“琢信”文化

    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从整体布局到深耕细作,倾情绘就了以文化魂、以文化境、以文化制、以文化人的“琢信”文化美丽画卷。

    以文化魂,引领办学理念。学校聚焦“琢信谨行”校训,形成“厚德砺能、乐业创新”的校风、“敬德修业、铸匠塑魂”的教风和“崇文尚技、明理笃行”的学风,以“一训三风”为核心引领学校“做强做精”的品牌发展战略,助推学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实现了跨越发展。 

    以文化境,浓厚育人氛围。学校建成“琢信”教学、实训大楼、“琢信”文化长廊、“琢信”步道等;修缮了新本学堂等校内百年文化遗址,丰富和涵养了“琢信”文化的厚重底蕴。通过“一报一网”“一号一博”等媒体宣传“琢信”文化,形成浓厚环境育人氛围。此外,学校将综合实训大楼的大道打造成为“国赛金牌路”,展示学校历年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的战绩,实现了金牌文化的“碎片化”渗透教育,铸就“工商技工”品牌。

    以文化制,彰显人本特色。学校以章程和规划为统领,将文化融入到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涵盖“琢信”文化的共198个制度。定期举办“琢信”文化研讨会,充分发挥“琢信”文化在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以文化人,铸造工匠品牌。学校将“琢信”文化融入德育,创新了独具特色的以鲁班为镜、精技能,以商鞅为镜、守诚信、以孔子为镜、常自省的“三镜”德育文化。同时,将文化融入教学,打造“一系一品”专业文化、“一班一特”班级文化、“一师一优”教学团队文化。此外,学校将文化融入实践活动,培育了“中国梦·我的梦”“五四团学周”等文化活动品牌。建构起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琢信”文化课程体系及文化育人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成效·品牌

    推进“琢信”文化

    经过多年的创新、锤炼、实践、再创新,现如今重庆工商学校“琢信”文化品牌效应得以彰显。

    2018年,学校被评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学校。2019年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文化品牌示范基地。典型案例“构建工匠精神为引领的‘1+2+N’德育活动模式”被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评为优秀案例。 

    文化引领提高了育人质量。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全部通过双证率,就业满意率、专业对口率、知名企业就业率达95%。连续11次获得重庆市中职技能大赛团体总分和奖牌总数桂冠,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8金42银32铜的优异成绩。连续9次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获“特别贡献奖”。首创“园团融合”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实质宽效扶创”就业六字工作法在全国职业院校就业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五合五力”资助育人工作机制,被评为全国十佳案例。学生杜小刚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冯健被评为重庆市“大国工匠职教之星”,毕业生邬鑫创业成功案例入选全国100名典型案例。

    未来,重庆工商学校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持续深入推进“琢信”文化育人工作,以建设全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100强为契机,发挥文化的引领、凝聚、感召、教化作用,为把学校建成理念与治理、规模与质量、服务与贡献,全国一流、世界水准的高水平中职学校奋力前行。(杨山 张金 杨洪舒)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