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广东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海大继续教育学院”)积极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主动对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对基层人才的真实需求,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全力构建成人高职高专学历教育、成人本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协同发展的格局,创新打造“专业培养+学历提升+专项培训”“三位一体”的海洋农业人才终身教育体系,为海洋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海大继续教育学院以课程资源平台、在线课堂直播平台、学分银行等八大平台为支撑,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体系,形成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情怀为魂,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六能力”为形,以专业知识、政治知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管理知识等“九知识”为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批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正以其专业技能与赤子之心深耕一线,成为海洋强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推动海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铸牢理想信念,让人才“扎下根、留得住”
面向涉农涉海企事业单位基层和乡村一线,海大继续教育学院通过调研发现,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缺少深入涉农企业和乡村基层的意愿,培养的人才在乡村基层难以“留得住”。
“留得住”,意味着学院培养的人才能够长期扎根基层一线,具有长期担任服务海洋农业企业事业单位及合作社的一线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乡村治理人才的意愿。这要求学院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既要遵循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注重提高其勇担海洋强国、农业强国建设重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院构建思政教育与“三农情怀”教育相结合的“大思政”育人模式,厚植学生“大国三农”情怀。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增设“大学生专业学习导论”“生态文明与生产”等农耕文明教育类课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信念”,自觉扎根乡村振兴一线。同时,面向农业行业和农村挖掘生源,加强考前辅导,实施圆梦计划,招收有意愿从事海洋农业生产的优秀学生。
近年来,学院共计培养1.5万余名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非学历教育培训累计2万余人,他们遍布广东省各个地级市,奋斗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各行各业基层一线。
精准锚定需求,让人才“接地气、用得上”
海大继续教育学院通过调研发现,在知识传授方面,部分学历继续教育专科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照搬全日制普通专科和本科教育,缺乏职业特色与灵活性,导致供给与需求错位,“用不上”。
人才“用得上”,意味着学院要主动对接现代海洋农业发展需求,培养的人才要具备相应的政治、科技、经济、文化、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现代海洋农业发展急需一线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乡村治理人才,要求学院人才培养应顺势而为,输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
学院紧密对接海洋强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构建“一专多能”涉海涉农特色鲜明的招生专业体系,增加优质供给。设置30个高起专、专升本和高起本招生专业,涵盖农学、水产等多个领域学科。此外,学院还长期开办学历继续教育专科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畜牧兽医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专业于2010年开始招生。学历继续教育招生总体规模年均稳定在5000人以上,在校生稳定在1.9万余名。
学院针对基层人才类型分类施策,实施学历教育、继续教育、长短期培训等。通过学历继续教育专科专业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通过开设学历继续教育专升本专业,为专科学生搭建学历和能力跃升的阶梯;通过非学历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靶向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基础扎实、视野宽广、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职业应用型人才。
锤炼过硬本领,让人才“挑大梁、干得好”
在能力培养方面,海大继续教育学院发现,原来专科教育侧重岗位技能的培养,存在跨学科知识迁移与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短板,难以满足产业升级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培养的学生往往“干不好”。
“干得好”,是要求人才不仅能胜任管理和技术岗位,更能以创新思维引领企业和行业阔步向前。学院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抓手,全方位锤炼学生“干得好”的本领。
为确保学习内容与基层实际工作同频共振,学院对接现代产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跨学科构建服务海洋农业发展的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九知识”基础。同时,学院开设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类课程,设置职业资格(技能)考证等选修课模块,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此外,学院还建设了一批适应在职学习需要、具有涉农涉海特色的优质网络课程,4门课程获批省级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雷州山羊养殖技术”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别品牌课程。
为增强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的适切性,学院优化实践教学模式,解决“学、用、产、教”脱节的问题。打破传统“课堂讲授”的单一形式,开展专业综合大实践或课程综合大实践,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实现专业与创新创业的“化学反应”,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与“双导师”队伍建设,引导学生在岗位实践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在真刀真枪实战中锻造成长。
为畅通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培训融合育人渠道,学院实施学分银行制度,搭建终身学习成果储存和转换平台,系统性地将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多元学习成果纳入学分认定体系。
面向基层久久为功,育人成效花开有声。近3年,海大继续教育学院培养的近百名毕业生获得单位业务能手、乡土专家、工匠大师、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们在基层发挥“头雁”作用,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活力,为地方产业蓬勃兴起添砖加瓦。学院代表参加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继续教育研究会年会,分享海洋农业数字化资源建设服务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反响良好。
未来,海大继续教育学院将继续深耕基层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让“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种子,在海洋农业现代化的广袤田野里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书写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海洋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王爱珍 梁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