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学院

打造党建“三原色”品牌 培养医学技术人才

中国教育报 2025年04月17日 罗玉琳 郝坡 邵诗桓 尹崇志 张远理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学院党总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领航高素质人才培养。学院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立足医学技术类专业特色,创新构建“党建+”育人模式,以“红·绿·蓝”党建“三原色”品牌为抓手,从党建铸魂、立德树人、科技育才3个维度协同发力,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精湛技艺、全局观念和开拓创新意识的医学技术人才,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为打造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医学技术人才培养高地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红色领航

  党建铸魂育时代新人

  学院党总支紧紧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这一主线,抓住重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建设集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于一体的“红岩先锋”变革型党组织,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对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着力推动“真学·真信·真用”。学院党总支对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教育、健康的论述及红岩精神等,以政治理论学习为切入点,从党总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大会、教职工大会、科务会4个层面,建立“领学+主题发言+交流发言”的学习制度,确保学习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党总支书记讲党课,持续推进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理论学习融入专业课堂、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全面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是强化实践锤炼,切实做到“真研·真行·真效”。学院党总支以主题教育为主线,创新构建“知行合一”党建实践体系。通过“双线联动”模式深化组织生活实效,以“专家引领+文化浸润”为特色,打造“书香医技”学术讲堂、“清风家园”廉政课堂,实现理论学习常态化;以“红色研学+实践赋能”为驱动,组织党员赴红岩革命纪念馆、夹金山等地开展学习。联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成渝同行·土家结情”乡村振兴帮扶共建工作,产生了良好效益。多次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得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和重庆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三是打造思政大课堂,持续促进“真传·真承·真化”。学院党总支结合渝川黔的历史和精神资源,建设以红岩精神为重点的“五维红色课堂”,通过系统化、沉浸式教育,厚植家国情怀,锤炼斗争本领,坚定医者初心,培养兼具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的医学人才。

  助力绿色发展

  立德树人培时代良才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从多方入手,培养具备职业道德素养、绿色素养、医学人文精神的医学技术人才,突出价值导向,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创新协同育人体系。学院结合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破解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难题。“视光学基础”“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成像原理”等4门课程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牵头建设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案例库2个(MRI检查技术和超声检查技术)。同时,打造“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等融入学生日常教育,实现思想引领常态化、长效化。

  二是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院聚焦育人难点,实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构建年龄结构合理、专业优势互补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在党建引领下,团队成员开展思政研究,申报重庆市市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学院党政领导获得重庆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三是厚植绿色教育根基。学院顺应时代发展,以“世界地球日”“光盘行动”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低碳实践,增强责任意识。培育大学生绿色低碳发展科研和创新成果,通过专题学习、返乡调研等形式,推动绿色创新实践。注重养成教育,落实“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要求,培养学生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为培养新时代医技人才奠定基础。

  四是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资源。学院依托学校中医药文化馆、植物园等实践平台,开展沉浸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理解“医文相通”的智慧。打造“五常德育”品牌,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专题教育,配套举办特色活动。丰富校园艺术节载体,开办多元文化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有文化自信的医学技术人才。

  打造蓝色引擎

  科技育才树医技先锋

  学院党总支科学谋划办学定位及特色,突出教学科研骨干引领,通过多种举措,培养技术过硬、素养良好、富有创新精神的医技人才。

  一是依托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强化学生技能。学院构建“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机制,发挥职业技能大赛作用,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各专业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探索“赛展演会”相结合的办赛模式,承办行业特色竞赛,开展区域同类院校竞技交流,积极参与各类大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连续5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一等奖。近3年各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级别技能大赛奖项30余项,有效推动医学技术人才培养。

  二是“互联互通”,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学院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主动融入并借力区域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万达开地区建设提供人才服务、智库支撑。与行业共建“欧利美口腔产业学院”,开展“深蓝计划”培养200余名技师;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基地,获批重庆市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与知名企业共建11个订单班,累计培养15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学院与长江师范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四届考研升学率逐年攀升。

  三是“敢闯会创”,重视创新创业大赛。学院坚持“专创融合”思路,构建“学生全覆盖+重点项目孵化”机制,开发特色创新创业课程,加强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组建创新创业社团,激发学生潜能,以各类大赛为检验手段及推手,提升创新创业工作整体水平。目前学院创新创业大赛学生覆盖率达90%以上,立项创新创业项目4400余项。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别银奖1项,市级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10项,创新创业工作成绩显著,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

  (罗玉琳 郝坡 邵诗桓 尹崇志 张远理)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8打造党建“三原色”品牌 培养医学技术人才 罗玉琳 郝坡 邵诗桓 尹崇志 张远理2025-04-17 2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