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以下简称“涪陵城七校”)秉承“学而有异,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以国际象棋为纽带,经过52年国际象棋体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涪陵城七校辨识度的特色育人经验。
确立三维目标
创新体教融合育人理念
涪陵城七校自1973年开始推进国际象棋教育。学校从“技能—思维—品格”三维目标出发,旨在通过棋艺学习实现“技能提升、思维发展与品格塑造”有机统一的育人目标。
在技能目标上,学校通过引导学生熟练认知棋盘布局、棋子走法及特殊规则,掌握基础操作能力,确保对弈的规范性。学会掌握开局、中局、残局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经典战术组合应用能力,提升对局中的即时决策效率。
在思维目标上,学校通过复盘经典棋局,分析攻防转换的逻辑链条,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训练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对局,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与规划能力。此外,通过跨学科整合,让学生学习解决棋局中的难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应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在品格目标上,学校通过学习和比赛,让学生掌握棋道精神,涵养坚韧意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有效沟通能力。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象棋交流活动,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提升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为其终身学习与承担社会责任奠定基石。
开发三级课程
探索体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学校深挖国际象棋的育人价值,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根据“技能—思维—品格”三维目标指向,系统开发了“启蒙—基础—提高”三级课程体系。
启蒙阶段,设计18课时,引导学生认识国际象棋的基本元素,构建国际象棋课程目标体系,让学生初步掌握基础棋局操作方法,理解棋子走法及简单胜负判定标准;通过棋子角色扮演与走法模拟,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意识;通过故事化棋局、卡通动画演示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国际象棋的兴趣,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基础阶段,设计18课时,聚焦学习开局、中局和残局等策略,掌握棋局阶段性战略目标等,提升学生的决策速度与准确性;通过经典棋局复盘以强化学生逻辑推理与预判能力,也以模拟比赛胜负体验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提高阶段,设计18课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复杂战术与对局分析,优化战术选择,构建精进竞技水平的课程目标体系,以高强度实战训练强化学生的战术创新与应变能力。同时,通过让学生参加赛事拓宽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
此外,在课程评价上,学校还遵循“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原则,构建“三维四向”评价模型,覆盖技能、思维、品格三大维度。在知识技能评价上,通过多样化测试评估学生的规则理解与战术运用能力。在过程性评价上,充分发挥综合课堂专注度、作业质量及对弈复盘数据的作用,分析学生实战水平提升状况和行程。在赛事成绩评价上,及时统计国内外赛事名次与积分变化,结合智能训练平台数据精准定位学生竞技成长幅度,撰写学生成长报告并提供发展建议。
实施四步教学
深化体教融合育人新实践
学校经过多年的国际象棋育人实践积淀,在落实“技能—思维—品格”三维目标和开展“启蒙—基础—提高”三级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情境导入—对弈实践—复盘研讨—迁移应用”四步教学法,深化体教融合育人新实践。
情境导入环节。通过故事导入,在讲解国际象棋的起源、发展历史或某些特殊规则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对国际象棋的兴趣,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国际象棋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故事、动画演示或跨学科问题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不同的对弈场景,将国际象棋的战术应用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对实际棋局的能力。
对弈实践环节。利用小组讨论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特定的棋局或战术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对弈互动练习中,在一步棋走出后,让学生互相解释自己的走法意图和对局面的判断。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适时给予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对弈结束后,师生进行简单的复盘讨论,分析双方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复盘研讨环节。学校分别从技术、心理、时间和创新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复盘。技术维度主要复盘招法选择的合理性,心理维度主要复盘决策时的情绪状态,时间维度主要复盘用时分配的科学性,而创新维度则深度复盘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在研讨形式上,采用轮转研讨模式、红蓝军对抗辩论模式和专家连线远程点评模式。
迁移应用环节。学校引导学生设计不同项目的规划方案和实践路径,将棋局的思维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同时,学校还让学生设计“战报”写作,将棋局迁移应用到语文的写作训练中;设计“棋盘创作”项目,将棋局迁移应用到美术学科的学习中。此外,学校还引导学生将棋局思维应用于生活,通过设计生活场景,将家庭场景棋局化,推动家校协同,强化家庭的时间管理,促进家庭和谐,规划清晰。
学校与京、闽、豫、鲁、湘、蒙、川等20余个省份的120余所学校和棋院建立了“国际象棋课程育人共同体”,形成了“赛事引领—宣传展示—学术交流—课程推介”“四位一体”的推广模式。在赛事引领上,构建技能与素养双提升实践平台。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春期校内联赛和秋期“七彩杯”校际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提升实战能力的平台。在宣传展示上,打造棋类文化品牌与价值传播矩阵。学校举办国际象棋主题文创设计大赛,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在学术交流上,搭建国际象棋校际交流沟通桥梁。学校定期举办国际象棋教育论坛,积极交流分享学校国际象棋育人实践做法与成果。在课程推介上,充分发挥国际象棋课程的育人价值。学校制定区域内统一的国际象棋课程大纲和标准,确保教学内容和质量的一致性。目前,学校已在重庆市内外20所学校推广国际象棋课程育人“三维四步”教学模式,惠及师生3.5万余名。
52年深耕,学校先后培养和走出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国际特级大师、国家大师等棋手48名,荣获国际象棋重庆市级及以上奖项1152次。学校以国际象棋课程育人为抓手,全面推动“五育”融合,先后获得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篮球、足球、网球特色学校,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508项重庆市级及以上荣誉,学生先后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荣获重庆市级及以上奖项1万余人次。这所长江之滨的小学,正以棋为媒,为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书写着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案例。(秦小林 谭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