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以“四引擎”促进区域特教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报 2024年12月16日 李晓敏 陈青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特殊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省启东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了“四引擎”融合教育体系,形成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层层深入、有机衔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特殊教育工作机制,把“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真正落到了实处。

  引擎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机制创新,激发区域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协同组织力。

  一是强化政府部门主体责任。启东市将特殊教育工作纳入全市教育发展整体规划,构建了政府部门主导、跨部门统筹协调、普特协同作战的融合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7年,由启东市教育体育部门牵头,成立了启东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立了由民政部门、财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等八部门组成的启东市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定全市特殊教育工作的重大政策,协调解决特殊教育工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启东市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制度》《启东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制度》《启东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启东市普通中小学附设特教班办班标准(试行)》《启东市融合教育服务清单》《启东市“十四五”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为特需学生随班就读推进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是建立专项经费制度。将随班就读学生,以及送教学生的10倍生均公用经费,纳入每一年的经费预算并拨付到位。特殊教育学校15%的特教津贴全部发放到位,增量10%的绩效已于2019年起全部拨付到位。如今,启东市已设立了多项融合教育专项经费。

  引擎二:优化资源配置,分类有序推进,释放区域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原动力。

  一是优化网络管理。从市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到乡镇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再到各学段融合教育资源中心、随班就读学校、送教(康)责任学校,均建立了特殊教育管理网络,分层次递进式的管理模式,全方位关注每名特殊儿童的发展情况。如今,已完成12个乡镇41所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实现了区域全覆盖。目前,启东市有专职资源教师47人,兼职资源教师33人;义务教育阶段共有355名学生在68所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健全融合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纳入对乡镇特殊教育督导和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工作范畴。

  二是完善医教模式。以“学校+医院”“教师+医生”“教育+康复”三结合的形式,不断深化医教结合,积极引进医疗康复资源,先后与启东市妇幼保健院、启东市千帆儿童康复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组建了康复团队。与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同实施医学鉴定与教育评估,近5年为全市近1500名特殊需要儿童提供评估鉴定,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动态调整课程,满足个体需求,形成了链条式医教结合工作流程。

  三是提升送教能力。对不能到校的中、重度残障适龄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活动。近5年,全市送教上门已达6000节次,为中、重度残障学生圆了读书梦。2022年初,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力量编写康复主题送教课程,统筹基本认知、生活适应、康复训练与感统训练等多学科,生成满足重度残障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旨在为区域内的送教项目提供可实施的教材,帮助送教学生进行更精准的康复训练。实施“互联网+”送教上门,购买远程学习设备,让中、重度残障学生借助网络“走进”课堂,享受集体学习的快乐,真正彰显特殊教育的责任,坚守“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初心。

  引擎三:坚持适宜理念,跟进专业支持,激活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一是强化师能提升。建立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骨干,以资源教师、随班就读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和送教上门教师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各自在特教内涵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启东市特殊教育教师参加省、市级专职培训、跟岗培训、研修研训;依托各级各类的研讨活动、优课评比活动和论文撰写活动等,提升区域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是加大课程开发力度。依据特需学生个体需求,整合普特教材,提取符合特需学生个体学情的学科教学目标,调整学科教学内容,形成学科课程调整方案,并在课程实施中进行动态评估,不断优化完善个别化教育课程。同时,根据特需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在评估的基础上,通过“一人一案”实施以学科补救、潜能开发和康复训练为核心内容的资源教室特需课程。

  三是开展岗位练兵。开展“基于课标、基于学情、基于主题”的“三维度”层级课堂教学研究,努力做到“人人有理念、生生有课程、处处有课堂”。通过承办南通市级、启东市级融合教育专题研讨活动,借助情境创设、辅具进课堂等支持手段,让学生在感知、参与和体验中获得个性化发展,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共生共长,激活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引擎四:突出普惠发展,共建共享共融,创新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循环内生力。

  一是加大信息技术支撑。2022年,启东市教育体育部门建设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评估与个别化教育研究大数据平台,将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及送教上门学生纳入平台,从信息、评估、教学、训练、方案和档案记录,全方位为特需儿童提供专业服务,构建了特殊教育个性化、全面化服务平台,促进了特殊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变革和教育开放。

  二是创新项目建设平台。在启东市分批遴选部分基础好、能担当、敢创新的学校,进行改革试点培育,构建融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入探索符合残障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与途径,增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现有南通市三星级、四星级融合教育优秀学校13所,1所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校,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项目4个。2022年起,在全区域内开始实施融合教育“1+4+X”区域发展模式,建立以启东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为引领,4个区域内不同学段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为融合教育示范校,通过专家陪伴式指导、同学段兄弟学校现场观摩交流、总结研究成果等形式分学段开展融合教育内涵研究,为区域内其他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及融合教育学校作出示范引领。

  三是加大典型经验推广。每年召开启东市区域特殊教育推进会,表彰一批优秀区域特殊教育工作者,形成学习先进典型的良好风尚。多家主流媒体先后推出了启东融合教育宣传报道,通过加大融合教育宣传力度,在全区域形成了良好的融合教育氛围,努力为特需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形成了启东特殊教育品牌特色。

  多年来,启东市一直为全市特殊需要学生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为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有效促进了特需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李晓敏 陈青云)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0以“四引擎”促进区域特教高质量发展 李晓敏 陈青云2024-12-16 2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