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某幼儿园给家长发送了三份调查问卷,其中一份问卷约120道题,有的题目明显带有刺探个人隐私的味道。近年来,某些学校发出的一些“奇葩问卷”成为了家长热议的话题。这些问卷大多以调研或学术研究的名义,由学校发送给家长。部分问卷不仅题量很大,也包含了一些刺探学生和家长隐私的敏感问题,如学生姓名、父母单位、家庭收入等。
据报道,此次“奇葩问卷”的背后是部分人员以调研名义,借助行政权力,向教师和家长摊派任务的结果。“奇葩问卷”其实是家校边界模糊的一种表现,其背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家庭与学校联系日益密切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明晰并维护好家校之间的边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首先必须明确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地位关系。学校与家庭应成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应建立在彼此充分履行自身教育义务和职责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学校和教师需据此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范围,在指导家长完成家庭教育职责的同时也要明确,不能为家长增加职责外的教育和工作内容,从而保证教师和家长能够各自履行好自身教育职责,为构建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打好基础。其次,家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需以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为原则而建立。尤其要关注教师与家长的日常沟通,教师是否习惯于在微信或当面交流时对家长“下命令”,不考虑日常家庭生活节奏和习惯?家长在对教师提出要求时是否考虑了学校的日常管理制度、课程安排、教师时间安排等?任何一方一旦习惯了“居高临下”的态度,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边界就难以维持。
即使发放调查问卷也须围绕学生发展进行,注重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发展情况。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家校之间的主要着力点,才能使双方具有共同的价值指向和目标,也才能使双方在具有明确边界的同时维持好合作伙伴关系。家校双方尤其要注重情感交流,在沟通表达时顾及对方的情绪和感受,营造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才能真正构建亲密的家校关系,共同应对“奇葩问卷”等挑战家校边界的情况,共同维护家校之间的边界。
维护家校边界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相关调查研究者更需严守科研伦理,教育管理者须不让行政权力成为打破家校边界的途径,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家校双方的定位和权责范围,赋予学校和家长在合理范围内说“不”的权利。此外,在评价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时避免“唯论文”问题,加强对教育科研过程中伦理规范的管理,都对解决“奇葩问卷”背后的家校边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