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科学用最有趣的故事告诉你
——访世界著名科普作家雷纳·科特博士
图片选自“什么是什么”丛书中《遗传和基因》的封面

 ■本报记者 顾雪林

  1962年,14岁的德国中学生雷纳·科特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科普读物《我们的地球》,3年后,酷爱科学的他担任德国一所高中的校报科学编辑。

  同是1962年,中国陆续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丛书,当时还只有9岁的我,几乎天天抱着它冥思苦想,读得十分入迷。就在那一年,我立志长大要当一名科学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探索科学的秘密。可惜,一场“文革”击碎了我当科学家的梦想。

  1970年,当16岁的我初中毕业到北京的一家小工厂当工人时,一套第一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和《科学家谈21世纪》等书籍,还是我枕头底下常读的书。这一年,22岁的德国大学生雷纳·科特已经陆续出版了他的科普作品《化学世界》、《微观世界》、《建筑学探秘》和《神秘的猫》等。

  我和雷纳·科特大概都没有想到,47年后,当年德国和中国的两位热爱科学的中学生和小学生会相聚在中国的深圳,一起畅谈科普阅读。不久前,在深圳的一个五星级饭店,坐在我面前的雷纳·科特博士,已经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和蔼可亲的老人,他留着鲁迅式的短胡须,一双欧洲人常见的蓝褐色的眼睛在亲近中闪现出狡黠和探询的目光,这是不知疲倦探求知识的目光,在他和我的目光对视的那一瞬间,他总是微笑着。

  记者:我读了你47年前写的《我们的地球》,非常震撼。尽管我是一个非常爱读科普作品的人,但你书里的那些非常崭新的科学知识,还是让我大开眼界。你参与创作的“什么是什么”科普丛书今年在中国出版了,刚出版的几十本书,我一口气全读完了,很受启发。我很想知道,你当年才14岁,怎么能写出那么有趣的科普读物?

  雷纳·科特:也许是因为受到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他的相对论的影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青少年都非常疯狂地热爱科学,掀起了一股探究科学秘密的风潮,我当时也是这样一位热爱科学的热血青年。我14岁写的这本《我们的地球》,一直受到德国中学生们的喜爱,也一直是德国中学校园里的流行书。

  记者:你还写过《犯罪探秘》、《神秘的猫》、《远古人类》等,这些书涉及很广阔的领域,你怎么能有时间对那么多领域的东西都感兴趣,而且还都能研究得那么透呢?

  雷纳·科特:在教育上,德国人是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主张研究性学习。从上小学开始,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让你学会如何研究问题,如何自己去寻找答案。老师很少告诉你什么统一的答案,在科学探究问题上,哪有什么统一的答案!只要科学探究还存在,就没有什么统一的答案,只有今天的答案。但是,今天的答案并不是最终的答案,科学真理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究。这种教育模式让我从小就对什么都感兴趣,想探究清楚一切事物的背后到底藏着些什么。启发式教育就是要先让孩子喜欢,引起孩子的兴趣,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接下来的一切,就让孩子自己去探究吧。

  记者:你写了那么多科普代表作,在这些作品中,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部作品?

  雷纳·科特:(想了一会)哦,应当是《化学世界》,这本书非常难写。说它难写,是因为要想让对化学一无所知的人喜欢看这本书,该找什么角度?这很难。化学知识很抽象,要想懂化学知识,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没有科学实验,读者很难体验你讲的东西。

  记者:你的代表作中,有很多书名都是“探秘”、“之谜”、“秘密”等,如《建筑学探秘》《声学探秘》、《犯罪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和《人类的秘密》等。为什么起这样的书名呢?

  雷纳·科特:“探秘”是讲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而不是在告诉读者科学结论。科学只有今天的结论,没有永恒的结论。对青少年讲科学知识,不是灌输什么,而是带着他们一起探寻秘密,让他们知道今天的科学研究到了什么程度,让他们知道未来科学将探究什么。今天的结论不需要他们背诵,而是要燃烧起他们探究未来科学的希望之火。

  记者:我最后想问一个关于爱因斯坦的问题,我们许多中国人都看过爱因斯坦的传记或读过爱因斯坦的故事。从故事中,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小时候很长时间不会说话,上小学后还是讲话困难。中小学老师都认为他很笨,很不喜欢他,以致他在中学还被开除过,大学是通过复读一年才勉强考上的,毕业后曾经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这些都是真的吗?

  雷纳·科特:哦,爱因斯坦的这些故事,中国人都知道吗?据我所知,这些故事都是真的。不过据我了解,爱因斯坦被中学开除,除了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外,好像主要是因为他是犹太人。不过你要知道,学生时代的爱因斯坦也不是没有什么长处,他的小提琴拉得很好,可以上台表演,他的物理不错,数学也还可以。当然,用你们中国人的综合素质来考察,爱因斯坦属于偏科学生,综合素质得分不会高的。但在我们德国人看来,这些都是磨炼人的经历,没有这些复杂的经受磨炼的经历,怎么会成就爱因斯坦!人生不是永远一帆风顺的。德国人不以成败论英雄,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失败者永远是大多数,很多杰出的科学探索者可能一生都默默无闻,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声誉,成功者是站在无数失败者的肩膀上的。所以,应当为成功感到自豪的不仅仅是成功者,还应当有无数为这些科学探究作过科研贡献的失败者。希望你把我的这些话也转告给中国的读者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载客户端 PDF阅览器 在线交流 广告刊例
把科学用最有趣的故事告诉你
知识带来乐趣
在阅读中与科学结缘
文学与科普本是同根生
【精彩书摘】埋一粒科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