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需要回归的安全感
闫 欣

    暑期安全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之一,但不少学校习惯延续传统的处理方式——要么给家长和孩子发一封安全责任通知书,要么让教师承担无限的安全责任。其实,过与不及均非良策,无论以何种态度对待安全教育,都暴露了学校、家庭安全感缺失这个关键。

    我还记得学生时代的暑假,家里大人上班,孩子就在小区里与伙伴玩耍,钻进已成危房的自行车棚,坐电梯爬上18楼的露天通道,蹦到废弃的游泳池打滚摔跤。然而现在,我很难想象让自己的孩子整个暑假无人看管,在小区或城市“漫游”,太危险了。但当年的大人和孩子都不认为有危险,是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了吗?当然不是。当下,无论社会治安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比从前有了质的提升,然而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却远没有从前强。

    与此同时,没有安全感的还有学校,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在升旗仪式、班会活动、外出游学、假期开始前反复宣讲。作为教师我偶尔也会产生疑问:是安全隐患真的那么多,还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太弱?好像孩子在哪里都不安全,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在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里,多方合作,借助专业力量为家长、学校、社区提供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安全教育,或许是促使整个社会安全感回归的有效路径。

    借助专业力量,让家庭安全教育体系化。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堂。然而大部分家长的日常工作已经相当繁忙,加之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背景,安全教育在不经意间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些家长选择“放养”,出了问题向学校追责;一些家长被焦虑追着跑,常常怀疑自己的叮嘱是否到位,仿佛在参加一场没有终点的追逐赛。无论哪种方式,都暴露出家长的无力感。也许一本精心设计的系统性强、实操性强的安全教育指南,可以帮助家长获得必要的专业支持,让他们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在这方面,英国苏格兰交通安全管理局和“儿童交通俱乐部”的经验值得借鉴。这两个部门会提供资料,明确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应具备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为家长提供教育资源和具体指导。目前我们尚缺少成体系的安全教育指南,但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儿童安全教育图书无疑是家长的得力助手,家长可以借助这些资源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引入多种方式,让孩子获得安全教育新体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安全情况差异很大,所以不同地区的学校、社区应做好基于大数据统计、符合地域需要的安全教育。严肃和紧张的安全教育固然是让孩子重视安全问题的一种手段,但安全教育也可以是轻松愉快和体验式的。在传统的口头、书面宣讲之外,我们还可以探索更易于孩子接受的安全教育方式。比如,通过实地考察、游戏、实验等开展安全教育嘉年华,利用VR等新技术增强安全教育的体验性和可视化,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在体验中收获安全感。

    暑假已至,孩子迎来了自由探索世界的宝贵时光,家庭、学校和社会同心协力,共同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一定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系北京景山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