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8日 星期二
单纯“限外”非大学之道
刘义杰

    日前,中山大学南校园大门出现“限制校外人员入校”的提示牌,上面写着“教学科研场所,请主动示证”。此事引发中大校友及广州市民热议。有校友认为,此举有违中大一向的开放精神;学生们则认为,此举有利于维护校园治安环境。中大宣传部回应称,出于安保考虑,校外进入校园确实需要出示身份证件并说明进校理由。

    在评论此事之前,先不妨搞清楚中大出台此番规定的背景,那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中大遭遇了多起外来人员闯教学楼事件。单单是媒体梳理的中山大学学生会官方微博通报的此类事件,4月份就有4起。外来人员闯教学楼并干扰学校教学的问题,不仅涉及教学秩序,也涉及到校园师生的安全。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中山大学便出台了所谓的“限外令”。

    大学的首要职能就是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从这一角度看,“限外令”的出台折射出的是学校管理者的善意初衷。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中大的学生,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恐怕也会支持学校的这一决定。但问题是,现在的高校并不是纯粹的象牙塔,它不可能架起高墙,因为大学还是承担着很多社会责任的,如服务社会等。从这个角度说,单纯的限外就难免引起社会争议了。

    其实,对于校园是否开放的问题并不新鲜。对此,民间对该问题的解决也大体形成了类似共识:2016年,有媒体发起“你是否支持大学校园对外开放”的投票活动。结果显示,17%的人支持大学校园开放,认为大学属于公共资源;29%的人反对开放,认为学习的地方应该清静;另有54%的人认为要限流,不能影响学校正常秩序。以此民意为基础,很多大学找到了问题的解决之道。比如,今年2月,北京大学发布《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进入校园的各类人员应主动出示证件,并自觉接受门卫人员管理。再比如,武汉大学前段时间发布通告称,樱花节期间,本人身份证件是入校参观的唯一凭证,凭身份证件从学校正门、附中门等6个校门进校。

    一方面是大学作为公共资源,有必要尽到一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囿于校园的资源有限,大学还要以教学和科研为优先考虑。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在管理上必然需要回避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而找到开放与保障校园安全的平衡点,才是大学该有的解决问题的姿态。

    未来几年,高校与社会无疑面临着更加深度的融合,这是社会和高等教育进步的表现。高校面对这样的时代潮流,不应反应过度,而应尝试着回应这一诉求,学会与公众沟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社会公众也应多一些换位思考,尊重高校的教育和科研秩序。

    (作者刘义杰,系媒体评论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