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成立于2019年7月8日,是学校贯彻“双轮驱动”办学思想,加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推进落实“强化、拓展、提升”学科发展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建立以来,聚焦海洋与空间信息领域前沿,先后获批建设国家自然资源部门海上丝路海洋资源环境组网观测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黄河全流域生态遥感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青岛市海洋地质勘探导航重点实验室等跨学科研究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等国家层次科研项目近80项。 近年来,学院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前沿,以“需求牵引、共建共赢、多维递进”为核心理念,精心构建出信息类专业产教融合育人体系。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搭建数字化协作平台,有效解决了“校热企冷”、人才供需脱节等关键问题。历经多年实践检验,成果覆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本科专业,支撑学生获得各类科技竞赛奖项500余项,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被多家权威媒体广泛报道。 打造校企合作新样态,激发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 人才需求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培育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是连接校企双方的价值纽带。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出发点,以人才共育为基础,将企业培训的部分环节前置并与高校教学衔接,通过构建“资源共享、技术共研、师资共融、课程共建”“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价值共创,共同打造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高地。 创新组织形式,激发校企活力。基于校企合作基础,学院积极探索“校企‘一对一’”“区域融合”“全国融合”等分层递进校企合作方式,开展跨专业、跨高校、跨企业、跨区域的多层次合作,构建多校多企共建共赢的产教融合生态体系。联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等单位共建“五位一体”协同创新平台;联合驻鲁校企发起“星光学堂”育人联盟;联合驻青校企成立产教联盟,创建产教融合“新丝路”论坛;联合全国知名校企成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全国移动通信产教融合共同体、自主可控集成电路生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构建了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学院以培养具备卓越工程实践能力和突出创新素养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通过将行业真需求、企业真项目、生产真场景、研发真流程、验收真标准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真刀真枪”的工程教育新模式。 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学院创新采用反向设计理念,以毕业设计为牵引,以实习实践课程为主线,以专业课程群为支撑,形成“点—线—面—体”多维联动的培养体系,通过产教“五真”深度融合,系统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核心能力。 在创新素养培育方面,学院构建了以“三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引领、以学科竞赛为支撑、以“‘三进’提升计划”“雏鹰行动”“金点子工程”为拓展的立体化培养网络,将产教“五真”要素贯穿创新教育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大赛中获奖1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奖5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200余项)。 在立德树人方面,创新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建设“大国工匠讲坛”“大国重器实践基地”等育人平台,开展“大国崛起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将企业文化、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提升“双师”育人水平,组建高水平育人团队 育人先育师。面向“教师+工程师”的产教“双师”育人队伍,学院创新提出了“三结三共”的“双师”互促共育模式。通过教师与工程师结对子、教学团队与项目组结对子、学校党支部与企业党支部结对子,实施“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三步合作法,共建基层教学组织、产教融合虚拟教研室、科研攻关团队,在携手攻关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双师”工程素养和教学水平。 学院引导“双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将校企联合党支部活动作为思政育人主阵地,提升“双师”思政育人水平,实现时时、处处、全场景践行“行走的课程思政”理念,推动“双师”队伍在教育教学全环节、科研实践全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全面提升新时代立德树人实效。 搭建数字化支撑平台,校企协作效率大幅提升 学院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扩展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研发了全系列的产教融合数字化平台,将需求、技术、人才融为一体,覆盖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部门、人才、技术、项目等全要素,包含授课、实验、实践、指导、评测等教学全环节,校企协作效率大幅提升。 人工智能赋能全周期个性化人才培养。学院打通企业和高校人才数据库,充分利用双方人才大数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高校学生阶段和企业工作阶段贯通,创建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个性化全周期精准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将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改革,以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推动产教融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面向未来,学院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打造“智慧+”产教融合新模式。进一步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二是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依托现有产教联盟和共同体,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建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打造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育人网络。三是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际产教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力量。学院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完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人才培养高地,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李世宝 于华帅 宋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