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星期四
承德医学院中医学院
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医药文化
辛思源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承德医学院中医学院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将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使命熔铸于血脉,以“知”为舵,以“行”为桨,在守正创新的航道上不断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营造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根脉深植:教育体系筑造传承基石

  学院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将中医学教学融入文化育人的实践之中,实现从“知识育人”向“文化育人”转变,持续提升文化育人的质量与效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方面,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中医师承制作用,引导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协调好临床与教学的关系,切实做到临床反哺、促进教学,建立“中医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赛促学,开展中医学类大学生临床技术技能大赛、中草药标本设计制作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学科竞赛,从中医学基本理论与知识、临床应诊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全面提高中医学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着力加强医学与人文的融合教育,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学习氛围,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例如,打造系列校园国医节,开展“弘扬经典 逐梦青春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溯源岐黄·术业维新·锐意进取·奋楫远航”“传承古韵 守正创新 盎然锐气 奋楫笃行”等主题活动,展现学院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独特的文化风采,营造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良好氛围,更好地传承中医国粹,发展中医药事业。举办以“榜样引进共奋进,青春激昂砥砺行”为主题的早临床暨学业建设表彰大会,发挥优秀集体及优秀个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榜样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培育优良学风,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此外,学院还打造了“中医文化长廊”,内容涵盖中医大事年表和中医药诊断、治疗等基本知识以及中医药养生术、中医药文化器具、药食同源文化展示等,形成虚实结合、文字与实物展品结合的整体文化宣传架构。如今,“中医文化长廊”已成为学院内部学习的新阵地、对外交流和展示的新窗口,充分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奠定基础,让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绽放出耀眼光芒。

  学术交流:用现代语言诠释千年智慧

  学院始终坚持以科研创新为引领,将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开展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项,教师主编、参编高等中医院校系列教材《中医诊断学》《针灸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和中医药创新特色教材《相对穴》及中医学专著《中医治未病学教程》《相对穴理论及临床应用》等。同时,学院开展多元化的学术报告会、主题研讨会及科普培训活动,以促进学术交流,进一步传播与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例如,举办冀台中医文化暨自然医学座谈交流活动,彰显学院的学科优势,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以中医药文化为媒介,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与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邀请新加坡教授吴荣贵来校作“新加坡中医发展概况”学术讲座,引导学生了解新加坡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历史,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学好中医药文化知识。学院教授应邀参加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2018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法国巴黎)及“一带一路”中医针灸风采行英国站学术活动,分享以Complementary Acupuncture Points: Simple,convenient and effective(《相对穴理论临床应用》)为题的学术报告,弘扬针灸文化,在中外对话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化传播。举办首届“守正创新”中医学术论坛,邀请河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的教授和江西省名中医刘英锋教授,以“脉诊学习与感悟”“窦汉卿的针灸学术贡献”“姚荷生‘六经’辨证分类要义”等为主题介绍临床应用的思路和经验,为培养新时代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承医力量”。

  文化浸润:让中医智慧流淌在血脉中

  学院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的独特优势,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依托扎实的专业技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中医理念、普及健康知识,使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深入人心,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助力全民健康生活贡献积极力量。例如,学院师生创作的诵读作品《大医精诚(节选)》获评第二季“我从经典中来”中医经典普及化活动短视频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并应邀参加河北广播电视台“我从经典中来”中医经典分享会,宣传承德医学院的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展现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学院师生积极的精神风貌。举办“‘粽’享传统文化 ‘医’路伴你同行”中医文化进社区团日活动,通过“讲、乐、研、进”4个环节,深化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强化学生的中医药文化传承责任感,学好中医,为民服务。学院紫荆实践团开展以“医疗扶贫进万家”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河北省承德市、石家庄市、邯郸市等地开展义诊活动,根据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医生建议等情况,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对他们进行辅助治疗,并围绕惠民政策、医药改革、中医药发展方向以及中医养生常识等内容进行宣讲,传播正能量。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之一,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度拓展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创新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内容和形式,为青少年学生搭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平台,将中医药知识普及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有机结合,让青少年学生“零距离”“沉浸式”地感受和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壮大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队伍。例如,学院志愿服务队赴承德市汇水湾学校举办“承传统医药,扬中华国粹”主题志愿者活动,通过“讲授中医故事,普及中医文化”“打太极,易筋经,展风采”“针灸推拿互动学,中医特色共传享”等主题活动,向小学生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提高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素养。(辛思源)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