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需要最美教师的时代,也是一个能够孕育更多最美教师的时代 近日,教育部公示了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宣传选树人选及简要事迹。公示的25名教师涵盖了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他们的事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广大人民教师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躬身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彰显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教师担当。在25名教师中,刘玉忠老师扎根边陲乡村教育40年、黄俊琼老师扎根乡村教育33年、孟庆阳老师扎根农村区县学校25年、秦春娟老师扎根乡村教育21年。在25名教师中唯有的两名“90后”教师,任明杰和肖惠文均坚守乡村教育。他们无疑是广大乡村教师的优秀代表。 更多乡村最美教师竞相涌现,是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锻造扎根基层、甘于奉献、能力过硬的乡村教师队伍,是重要目标之一。如前所述的教师,他们是乡村教师的“鲜活样本”,他们扎根乡村,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克服困难,用爱心点亮学生求学路,精心教书育人,以实际行动鲜活地注解教师的职业价值,生动地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内核,为人民教师树起了时代榜样。更多的乡村最美教师竞相涌现,将有助于推动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化、稳定化发展,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更多乡村最美教师竞相涌现,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重要目标。乡村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板块。乡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面临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困境。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力量,乡村教师的状态,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质量高低。这些优秀教师身上体现出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呈现出的“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教好书、育好人”的“扎根式”付出,正是在弥合城乡教育差距,让乡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更多的乡村最美教师竞相涌现,就是既要让乡村教育有更加坚定的“守护者”,更让教育强国建设有更加坚强的“筑基者”。 更多乡村最美教师竞相涌现,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培养,始于乡村教育“最初一公里”。以高质量的乡村教育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是乡村教育的重要职责。乡村教师是激活乡村“人”的潜力、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点。乡村最美教师竞相涌现,将为乡村学生铺设“成长立交桥”,让乡村全面振兴有最坚实的“未来主角”。同时,也有助于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活化,守护乡村文化的“根”与“魂”,唤醒乡村文化自信,凝聚乡村全面振兴的社会共识。 这是一个需要最美教师的时代,也是一个能够孕育更多最美教师的时代。广大教师要以“最美教师”为榜样,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作者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成都市大中小学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成都市武侯区委党校一级调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