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高教周刊·探索
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三个聚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徐丹丹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形势:从总量结构看,就业压力长期存在;从内涵评价看,对高质量就业理解存在偏差;从供需匹配看,就业育人体系有待构建。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相关各方应聚焦全方位就业教育、多元化就业评价、全过程供需匹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聚焦成长发展,实现全方位就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是系统工程。具体来看,针对毕业生“求稳”心态明显,考研、考公、考编热度不减,以及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定位等现象,高校要构建前置就业指导,设置班级生涯规划委员,入学即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价值观引导等工作,建立关注学生成长的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和全员参与的生涯教育体系。

    同时,要充分发挥家长和社会的积极引导作用,以及媒体的正面宣传作用,引导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在平凡的岗位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此外,还需要加强就业公平教育。特别是针对毕业学校和学历的就业歧视,既需要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也需要企业等用人单位构建多元且公平的用人文化,更需要社会各界加强对各类高校的同等认同感教育。研究型大学、特色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只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类别区分,在高考志愿选择和用人单位招聘时,不应以此对学校和学生进行等级划分,从而为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

    聚焦体制机制,实现多元化就业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促进机会公平制度机制,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构建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高校、企业、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更加科学、规范、多元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综合评价机制,已成为当前深化就业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就业结构评价看,对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高质量就业并不仅仅局限于高薪、稳定的工作,灵活就业、基层就业同样属于高质量就业。只要能满足不同行业、领域、企业以及政府的需求,并契合学生的个人发展,这样的就业就可以被视为高质量就业。灵活就业,特别是在平台企业、科技公司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就业,由于其就业弹性大、自主性较强,正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力量。一些发达国家的灵活就业率早已超过30%。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对灵活就业的接受度持续提高,灵活就业的比例也逐步上升。然而,在高校就业监测的相关数据中,灵活就业的认可度仍然偏低。

    从就业评价指标来看,主管部门需要推动各地和高校,破除以就业率统计周期内高校毕业生工作落实率为主的单一评价指标。为此,应建立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统一的新评价体系,聚焦学生的中长期职业发展,关心他们的职场适应度、满意度、发展度等关键指标。同时,评价指标的设计还需与高校就业指导能力、就业服务水平、就业追踪反馈结果,以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要求等目标紧密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一个多维度、全周期、高质量的就业评价体系,进而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全面提升和终身发展。

    聚焦资源布局,实现全过程供需匹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

    供需匹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首先,高校应充分挖掘多元社会资源和优质办学力量,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方向,确保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同步。

    其次,高校在完成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交叉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应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全链条衔接的资源匹配体系。这一体系旨在让企业的需求真正进入校园,全过程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实现同一专业与更多企业进行合作,从而促进学生与企业精准对接。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引进企业师资、共建实习基地、联合开发课程等多种形式,实现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学习环境。

    再次,高校应面向市场行业前沿,有针对性地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以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同时,对于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高校也应与企业合作共建科研机构,与研发企业对接,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实现科教融合,满足不同企业、行业、领域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高校还应积极参与区域人才培养改革。例如,在京高校可以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人才培养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建设的经验,积极探索职普融通的新路径,与部属院校、三地高校、职业院校和龙头企业联手共建共育,共同培养京津冀地区急需紧缺的高层次创新拔尖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