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4年07月30日 星期二
海丝古城 潮涌千年
——“跟着课本读中国”之福建篇
本报特别报道组
福建泉州西街东西塔。 视觉中国 供图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学生在朗诵课文。
本报记者 冯子琪 摄
扫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跟着课本读中国

    “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描绘了中国东南沿海一座名叫“刺桐”的港口万国通商的繁华景象。

    “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它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这样介绍“海上丝绸之路”。

    “泉州古称刺桐城,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第一大港……”人教版高中艺术教材《艺术与文化(下)》用单独一节介绍了“海丝古城”泉州。宋元时期,因大街小巷遍植火红的刺桐花,故泉州以刺桐之名享誉世界。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成为世界遗产城市。

    在如刺桐花般热烈的夏日,记者走进这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感受海丝古城跨越千年的美丽与辉煌。

    见证:和厚重的历史撞个满怀

    泉州之行,从一块礁石开始。

    沿着石板路,走过一排红砖小楼,穿过两棵大榕树,就来到了石湖码头。

    1300多年前,唐代航海家林銮借着一处天然礁石建造渡口,开辟了从泉州到文莱的航线,因此石湖码头又被称为林銮渡。作为外国商船进入泉州港的第一站,石湖码头是泉州湾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外港。

    正是退潮时分,礁石完全露出海面。站在礁石上,仍能清晰地看到被海浪拍打、被海水侵蚀千年的拴缆孔和石阶。曾经,载满珍宝和香料的商船系上缆绳在此停靠,码头挑夫就踩着这些石阶将货物卸下。

    站在古朴沧桑的石湖码头,望向茫茫大海,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海面上,船只穿梭,桅杆林立。一艘艘满载着瓷器、丝绸、茶叶的福船扬帆远航,同时远道而来装满异域珍宝的番舶缓缓入港。码头边,货物堆积如山,商人、水手、官员,不同阶层、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比肩接踵。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凭借天然良港、季风气候,以及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泉州成长为杰出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在最辉煌时期,曾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往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泉州连接着中国与世界,引领着世界海洋文明和文化商贸交流,为当时亚洲海洋贸易的高度繁荣以及东亚与东南亚的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海路通,货物通,人心通。

    泉州,不仅是开拓海洋、“梯航万国”的先行者,也是海纳百川、文明荟萃的神奇之地。数以万计来自亚非欧的商人与传教士聚居在这里,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艺术在泉州交流融合、和谐共生,形成了泉州多元、开放、包容的独特气质。

    穿越千年,宋元时期的繁荣,如今化为遍布泉州各个角落的文物遗址。行走在这座城市,一不小心,就会和厚重的历史撞个满怀。

    而教育,是传承历史记忆和精神的重要途径。

    今年秋季新学期,泉州的中小学生将会收到一本新书——《泉州世界文化遗产校园读本》,同时每周都会上一节世界文化遗产校本课程。世界遗产乡土历史教育已纳入泉州中小学课程体系。

    “我们希望孩子们了解泉州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价值,弘扬闽南人爱家爱国、爱拼敢赢的优良传统,传承‘海丝精神’,增强开放意识和世界意识。”泉州市培元中学历史教师陈跃说。他还带着学生走出校园,走到泉州的大街小巷,在一砖一石中触摸课本里的泉州,感受历史的余温。

    传承:续写“海上丝绸之路”新故事

    离开石湖码头,沿着曲径通幽的斜坡小道一路上行,来到金钗山顶。一座五层八角的石塔静静伫立在一片葱茏之中,古朴庄严。这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航标塔——六胜塔。

    六胜塔始建于北宋年间,经历过8级地震,至今屹立不倒,千百年来默默为来往船只引航。彼时,到夏季,在东南季风的吹拂下,无数船只满载货物驶向泉州港,当船员们看到这座六胜塔,就意味着“中国泉州到了”。不仅在宋元时期,到了明朝,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也曾在这里列队起锚驶向浩瀚大海。

    时光荏苒,六胜塔、林銮渡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但“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仍在继续。

    从六胜塔俯瞰,是泉州港最大的集装箱航运物流作业区石湖港。和清闲静谧的石湖码头相比,石湖港则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驱车进入石湖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堆堆切割整齐的荒料石,一人多高的巨型石材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一起,给人极大的视觉震撼。

    石湖港是我国荒料石进出口的重要集散地,这些进口的石材主要被运到泉州所辖的“中国石材城”南安市和“中国石雕之乡”惠安县进行深加工,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周转于广东云浮、汕头和山东莱州等我国传统石材产业基地。

    驱车继续往港区里走,一台台巨型吊桥高耸在泊位上,正在将货轮上的集装箱卸载到卡车上,一辆辆集装箱卡车忙碌地穿梭在港区,各种颜色的集装箱堆放得高低错落。

    远处,是晋江和洛阳江交汇的出海口;身后,是金钗山顶上静静伫立的六胜塔。古老与现代交织,静谧与喧嚣共存,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海港画卷。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如今的泉州承担起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重大使命,重塑刺桐港的荣光,续写“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故事。

    从2013年到2023年10年间,泉州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超过1.2万亿元。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成为泉州开放型经济新亮点。曾经,装满丝绸、茶叶、瓷器的帆船在泉州港千帆竞渡,如今满载纺织鞋服、工程机械、电子产品、陶瓷瓷砖的大型集装箱货轮在同一片海域川流不息。

    截至2023年9月,泉州已累计开通“一带一路”外贸航线18条,航线直达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日本、俄罗斯、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随着新航线的开辟,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沿着这些航线走向世界。

    中国产品和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背后,也激荡着教育的力量。

    “北有‘鲁班工坊’,南有‘海丝学院’。”为了服务企业向海外发展,泉州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携手出海,成立“海丝学院”,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本土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借助世界各地950多万泉州籍华侨华人的桥梁纽带优势,“海丝学院”形成了政校侨企一体化推进“职教出海”的模式。

    “我们在‘海丝’沿线国家开展境外办学,制定国际化教学标准、职业培训标准,将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送出国门,为中资企业海外项目和海外华侨华人企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国际学院院长何振鹏介绍,目前学校已经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了13个“海丝学院”。

    交融:架起民心相通的教育之桥

    漫步泉州古城,不经意间就能遇到古今穿越、中外交融的“混搭”风景。

    走在泉州最a古老的西街,不少游客身着汉服、头戴簪花围拍照打卡,而簪花围就来自宋元时期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在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著名佛刹开元寺,斗拱上飞天乐伎的形象兼具东西方特点,寺内还有印度教的狮身人面浮雕,可谓奇观……

    在泉州,中华文明的包容开放、中华民族的博大宽厚,以一种非常具象的形式展现出来。

    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为泉州的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今天不断拓展着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交流的空间。

    记者来到黎明职业大学,正好碰到该校第二届素养文化课教学成果展。印尼留学生代菲身穿亮眼的橘红色武术服,刚表演完八段锦,满头大汗。“我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今年端午节我还去惠安龙舟赛现场参加了舞龙表演。”代菲说。

    代菲是黎明职业大学2021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该校与印尼巴布亚省合作的“中文+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项目留学生。“我很珍惜来中国留学的机会。”代菲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积极参加“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各类比赛并获奖,还拍摄短视频,用印尼语向世界介绍泉州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希望能到印尼的中资企业工作,发挥我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代菲说,她已经通过一家中国企业在印尼分公司的面试。

    黎明职业大学已累计招收印尼、老挝、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13个国家的留学生430余名。在吸引来华留学生的同时,学校还积极“走出去”,在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澳门地区设立9个“海丝学院”。

    为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根据“走出去”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从2017年起,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对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报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等5个专业,实行3年学费全免政策。目前,已有92名马来西亚学生获得免学费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马来西亚留学生人数的增加,泉州轻工职业学院还成立了一支“廿四节令鼓”队,这是在马来西亚很受欢迎的一种鼓乐表演。这支由中外学生组成的鼓队,在晋江当地时常受邀表演。

    一个个教育合作项目落地、一拨拨留学生抵达、一批批教师迈步海外,教育架起了民心相通的桥梁,泉州正在续写教育对外开放新的辉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海丝古城的千年潮涌不仅承载着世界海洋商贸的奇迹,更是创造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泉州,书写了古代中国与世界交互影响的历史记忆,也为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来自岁月深处的智慧与启示……

    (本报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张东 龙超凡 陈明 欧媚 梁昱娟 冯子琪 执笔:本报记者 欧媚)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