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迎来新的发展挑战。作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华东交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省部双共建优势,围绕铁路大行业、地方大产业“两业”发展,强化“三进三出、三同三通”“四三”保障,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改革,深化产教深度融合,为国家战略实施、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两业”牵引,瞄准发展需求,锚定培养方向
2013年,华东交通大学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办学”大讨论,明确“交通特色、轨道核心”办学定位。针对行业特色不明、地方联系不紧的问题,紧扣铁路大行业、地方大产业发展,全方位瞄准发展需求,锚定培养方向。
(一)学科结构契合行业产业,入口顺应“两业”发展
一是凸显特色,调整院系结构。更名成立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强化交通特色学科体系,发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辐射引领作用。二是面向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制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重点瞄准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发展需求,做好顶层设计,控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15个以内。三是学科特色引领,构建“交通+”学科布局。以省一流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学科等为学科特色,重点建设,在此基础上自主设置目录外“交通+”二级交叉学科,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学科,带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二)招生培养问题导向,过程服务“两业”需求
一是优化招生计划分配。对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发展需求,招生计划向服务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倾斜。聚焦主责主业,新增计划向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主干、优势、行业特色学科倾斜。产教融合专项计划专用,充分发挥研究生工作站和高校产业导师作用,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二是科学制定培养方案。系统分析行业产业相关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以培养职业型、应用型高质量专门人才为目标,突出课程体系实践性,深化专业学位“双导师制”,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三是凝练特色研究方向。围绕铁路行业和地方“1269”行动计划需求,凝练轨道交通电气化、交通运输管理、交通法学、交通运输统计等研究方向,发挥学校优势,凸显交通特色。
(三)引导学生择业就业,出口投身“两业”建功
一是家国情怀贯穿思政教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家国情怀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天佑校园文化体系,打造铁路红,融入江西红土圣地,打造赣鄱红,润人细无声。二是党建工作示范引领。启动“火车头”特色党建工程,挖掘交通铁路思政元素,党建引领,思政铸魂。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做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研究生党员标兵”培育工作,发挥研究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学术品牌带头引路。创建“赣江学术论坛”,定期举办“轨道说”、“孔目湖论坛”、孔目湖学术沙龙,行业前沿引领,优秀校友示范,引导学生择业就业。
“四三”保障,走实协同路径,深化产教融合
针对培养路径不实、协同融合不够的问题,构建“三进三出、三同三通”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一)“三进三出”,做实校企协同
一是“引进来”,“三进”发挥产业育人作用。400余名企业导师进校园,参与研究生培养;企业项目进研究,企业出题出资,研究生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和课题,开展针对性科研攻关;企业资源进实践,55家企业实践基地、12个省级研究生联培基地、7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的生产车间以及仪器设备、数据软件等资源用于研究生实习实践。
二是“走出去”,“三出”推进产教协同合作。教师出校到企业挂职锻炼,在为企业生产研发服务的同时,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学生出校入企实践,在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促进职业能力的培养;成果出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与企业精准对接,凝练高校智力,促成更多研究成果转化。
(二)“三同三通”,深化产教融合
一是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评价,建立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招生上,联合地方企业,设置招生专项,组织企业主导的“再遴选”,支持引导企业参与招生各个环节,推进分类选拔,精准挑选专门人才。培养上,突出产业需求,产业融通“课程+实践+研究”培养全过程,构建校企协作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完善顶岗实践机制,落实工学交替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开展实习实践,促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评价上,修订完善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打破唯论文发表的评价机制,企业导师参与实习实践和开题、预答辩、答辩等学位关键环节的评价。
二是推进师资互通、平台融通、管理畅通,完善产教融合支撑保障体系。完善“双导师”制度,校企师资深度互通。健全校企“双导师”选聘、培训、评价等管理,分类制定遴选招生要求,强化“双导师”全程深入参与研究生指导,推动“双导师”深化合作交流。加强育人基地建设,校企平台有机融通。积极推进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等联合培养平台的建设,创新管理机制体制,强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全方位融合。强化研究生智慧信息系统建设,校企管理全面畅通。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管理功能,实现校企“双导师”培养过程中课程、实践、学位等的共享管理,加强全过程信息化管控,跟踪反馈人才培养质量。
“两业”牵引,“四三”保障,华东交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实施以来,交通行业及地方产业引领、参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劲头足、效果好。未来,华东交通大学将继续以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为引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拓宽产教融合广度,挖掘产教融合深度,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上走在前,在助力行业产业发展上勇争先,在服务地方经济需求上善作为。
(肖乾 魏杨 朱嘉蔚 张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