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2024年07月24日 星期三
第二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建设问题引关注——
产教融合如何真正发生“化学反应”
本报记者 翟帆

    在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诞生将满一年之际,又一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共同体由中铝集团和中南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共同牵头组建,共有157家成员单位,包括产业上下游重点企业、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

    在不久前于重庆召开的共同体成立大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组建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推动教育全面服务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他希望各建设主体通力合作,凝心聚力,“让产教融合真正发生化学反应”。

    以共同体建设打通“四链”推进“三融”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一体两翼”的重大部署,把打造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以此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发展不紧密、与产业发展不适配等难题。

    教育部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十分重视,这是因为通过共同体建设,不仅能打通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还可以统筹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首先是教育链,此次成立的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中,有19所普通高校、33所职业学校,实现了共同体内的职普融通。其次是产业链,以中铝集团为牵引,集合了88家上下游企业。再其次是人才链,共同体内既有普通高校培养的高技术人才,也有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最后是创新链,共同体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将“0到1”的原始创新和“1到10”的应用创新串成创新链条。

    中办、国办《意见》中强调,优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打造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而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和战略物资,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产业。正因为如此,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为教育部支持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在共同体建设新赛道发挥央企支撑带动作用

    “建设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中铝集团党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务实之举。”中铝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王石磊说。

    据了解,中铝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产业链涉及20余种有色金属元素,氧化铝、电解铝等的供应量全球第一,业务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关键材料。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副总经理宋凯告诉记者,中铝集团一贯重视人才培养,集团履行央企办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建有6所职业院校,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适用的技能人才。仅依托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开展的“中铝校企直通车”订单培养,近几年就为集团输送技能人才1500余人。此外,针对“卡脖子”技术,集团还与高校、专业科研院所联合科技攻关,产出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成果。

    “中铝集团将在新开辟的共同体建设赛道上,充分发挥央企的支撑带动作用。”王石磊表示,共同体将打造“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实现员工素质提高、企业支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双赢、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标准制定、企业出题高校作答的科研体制”4个示范样板,营造高效协同、深度融入、包容开放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锚定重点任务推动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从共同体实施方案等文件中,记者了解到共同体建设的一些重点任务。

    共同体将针对产业链的技术研发、产品研制、工艺改进、质量提升,以及教育链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制定技术需求和供给清单,并针对“卡脖子”技术建立联合攻关机制。同时,校企依托战略领域核心产品标准、关键领域新技术标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打造职业教育“金专、金教材、金课、金师、金基地”,推进产教标准有效衔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

    在共同体成立大会上,中铝集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共同签署了《“中铝校企直通车”项目共建框架协议》。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郑绍忠告诉记者,“中铝校企直通车”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在共同体成员单位中推广,让更多学生毕业即按两年以上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定岗、定级、定薪,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适用型高技能人才。同时,推进共同体成员单位之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互认,使有色金属行业技能人才梯队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精准匹配。

    会上,中铝股份、山东省教育厅、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还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几内亚工程技术大学”备忘录》,教随产出,共同筹建中国—几内亚应用技术大学,面向企业几籍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海外人才培养,培养“懂汉语、通文化、精技能”高水平本土人才,支撑企业在海外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几两国人文合作,服务中非战略合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