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评论·观察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暑假非遗公益班多多益善
范阳光

    “处理漂白、图案点蜡、浸染晾干、冲洗去蜡。”这是蜡染传承人刘春林在向青少年介绍蜡染文化、传授基本技法。日前,重庆市秀山县的青少年之家非遗暑期公益蜡染培训开班,20余名青少年来到非遗文化实践基地体验蜡染技艺。这个暑期,湖南省祁阳市公益性“祁阳小调”非遗培训班、福建省艺术馆的“非遗公益微培训”等非遗文化项目,也悄然步入公众视野,走进了公益课堂。

    举办非遗暑期公益培训班,让传统文化“年轻态”,让非遗与青年双向奔赴,无疑是一个多赢的举措。一方面,青少年在暑假期间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容易出现网络沉迷等问题,公益培训班提供了一个学习实践平台,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近距离接触、了解非遗,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制作,培养动手能力。这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还有利于帮助他们放下手机,摆脱网络沉迷。另一方面,它有利于扩大非遗项目在青少年中的知名度,引导青少年充分了解优秀非遗项目,增进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感、认同感,在他们心中种下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种子。这对于非遗的长远传承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在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被更多人看见的同时,非遗技艺的传承却从来没有轻松过。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社会认知度不高、经济支持不足、保护和传承机制不完善等。其中,人才断档问题尤为突出。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3057人,其中70岁以上的传承人有1345人,而50岁以下的传承人仅18人。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这使其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难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诸多非遗技艺正面临失传的现实窘迫。老一辈非遗传承人渐渐老去,“后继无人”成为一道难题,传承人的培养是破解非遗发展的关键和核心。

    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关键在于吸引年轻人了解非遗,并投身其中。而了解非遗要“从娃娃抓起”,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除了类似暑假公益培训班,还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入非遗相关内容,提高青少年对非遗的认知。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公共活动等方式提高社会认知度,提高青少年对非遗的了解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青年人已经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他们继承了传统技艺,通过创新的方式,为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1995年出生的云博是土默特皮画第十代传承人,创新设计和制作工序,研发出皮雕箱包、公仔等新产品;1990年出生的张居悦是羌族刺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羌绣与法式高定礼服及数字化动态呈现相结合;昆曲非遗传承人刘煜,尝试将昆曲与现代音乐元素结合,如爵士和说唱。他们的探索使非遗传承结合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以更生动、更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年轻一代。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与时俱进,也需要守住非遗传承的核心。一方面,要让非遗传承更加走进生活、融入时代,让非遗绽放生命力;另一方面,则要守护非遗“本身的模样”,常怀敬畏之心,发扬工匠精神,让精妙的技艺代代相传。精益求精、守正创新,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使非遗持续焕发生机活力,带上“烟火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在现代社会绵绵不绝、永续灿烂。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