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5月,习近平主席成功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开启中法关系下一个60年新征程作出了战略指引。习近平主席指出,在当前世界百年变局下,双方应该坚守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初心,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打造新时期互信稳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中法关系。
6月21日,中法教育发展论坛在法国巴黎举行,两国教育部长和高水平大学校长出席。论坛期间,“开启中法人文交流新征程”、“基础科学、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数字经济、产业变革和工程教育”三场会议召开,“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也正式启动。
这是中法教育领域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务实举措,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法两国教育交流长期合作的决心,也通过搭建新的合作平台,推动中法教育交流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实现更大发展,为打造互信稳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中法关系作出更大贡献。
中法在教育领域富有共同语言
中国和法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两国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浓厚的社会氛围。教育事业历来是两国政府施政的重点,教育交流合作具有天然优势,是中法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中独具一格。
中国和法国都是教育大国,也都是教育强国,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中有诸多共通之处,富有共同语言。这使得中法两国在教育交流合作中相互欣赏、倍感亲切。
中法都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中国政府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仅把教育作为执政的重点,在其欧洲政策中也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中法都强调教育公平。中国政府付出巨大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法国政府历来注重教育政策的社会公平,支持弱势群体发展。
中法都强调教育创新和变革。近年来,中法两国都把创新人才的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都在推动适应时代变化、科技发展的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范式、形态创新。
这些“共同语言”使得中法教育交流合作呈现出理念相通、领域对接、动力充足的特点。
开创中西教育交流合作诸多先河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中国和法国在世界文明中都最为主张文明多样性和文明交流互鉴。中法教育交流合作也同样呈现出敢为天下先的鲜明特征。法国是最早同新中国开展教育交流的西方大国之一,也是最早同新中国开展科学教育合作的西方国家之一。无论是在冷战两极格局的对立下,还是在后冷战时期,中法教育交流合作都为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交流封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同时,中法教育交流合作开创了中国同西方国家教育交流合作的诸多先河。语言教育是中法教育交流合作的典范。早在1989年,法语联盟落户广州,发展至今已有16家,成为中国人学习法语、了解法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样,法国是第一个创办汉语教学的西方国家,也是欧洲国家中较早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由国家制定教学大纲的国家。在科技教育领域,中法数学班、中法工程师学院、联合实验室、联合办学等开创了中外教育合作的新形式。中法教育交流合作完整覆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各个学段。
全领域的开放合作、全学段的交流合作以及对世界教育形态和教育合作潮流的全方位引领,成为中法教育交流合作的突出成效。
中法教育交流合作在新时代的担当作为
中国和法国都是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主席在今年访法时指出,历史多次证明,中法携手能够造福世界。中法教育交流合作不仅有力促进了中法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也为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构建新型文明间关系承担起大国担当,赋予“中法精神”独特的时代内涵。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中法教育合作在应对全球性问题、培养新一代人才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具有广阔前景,特别是在服务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国际大科学计划,深化海洋、空间、航天等领域联合研究,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变革,加强人文艺术教育等方面,中法合作将继续为造就世界教育新形态、造福两国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法两国坚定教育对外开放的决心,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全方位的教育交流合作,促进青少年和教育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动大学校长、教育管理人员的对话交流和教育政策对话,为中法人文交流合作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持久续航。这不仅对于巩固中法友好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也为出现文明互信赤字的世界树立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有力促进了新型文明间关系的构建。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法国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