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要闻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金凤凰”下蛋记
通讯员 方琼 叶正芳 本报记者 阳锡叶

    “7年里,受益于学校良好的人才生态和‘绿色通道’,我们成长迅速。前段时间,我们俩还同时获得了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拔尖)支持计划的鼓励。”说这话的,是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贾传坤。

    贾传坤说的“我们俩”,是他和同专业的妻子、亦是同事的丁美教授。他们是学校有名的“夫妻档”教授,一个开展应用创新和成果转化,一个开展科研教学理论研究。

    在学校的人才、成果转化政策激励下,他们创新成果不断,短短几年就成为长沙理工大学乃至湖南省高等院校的“成果转化大户”。

    贾传坤和丁美都是老家在山东的“80后”。贾传坤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专业,丁美则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理学博士。2016年,湖南省启动第一批“团队百人计划”,长沙理工大学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在学校的积极引进下,两人所组成的“先进液体电池团队”落户长沙理工大学。

    引来这对“金凤凰”,学校高度重视,不仅给团队提供了优渥的科研启动金和办公实验场地,还多次为团队的发展组织现场办公会,解决团队开展科研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

    此外,学校还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探索学科交叉及技术应用创新的可能。交通运输工程是长沙理工大学的一大特色学科。2020年4月,湖南高速公路集团来学校洽谈交通领域技术合作。交通领域“门外汉”的贾传坤,也被学校邀请作为校方专家代表参与了这次交流。

    湖南高速公路集团工作人员谈到,行业存在废旧沥青处理难题,以现有技术,业界无法将石子从废旧沥青中完全分离。这让贾传坤十分兴奋:“我们就是搞材料研究的呀。”

    贾传坤向集团方要来了他们提到的废旧沥青材料,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丁美谈及,废旧沥青含碳量高,他们开始琢磨,是否可以通过技术处理,把它们变成自己研究领域需要的电池负极材料,这样既能解决企业处理固废的难题,又能实现变废为宝,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带着这个思路,贾传坤、丁美团队开启了新研究,并成功实现了这个设想。他们还大胆尝试小试产线的研究,成功开发了首台道路废旧沥青混合料小试设备。

    2023年4月,团队与浙江八咏新型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1400万元专利许可使用合同,共同将该团队自主研发的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和石料高效分离、沥青回收等设备和材料,从实验室推向生产端。同年12月,应用长沙理工大学沥青和石料完全分离技术,由山东咏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年产4000吨废旧沥青基锂钠电池负极项目中试产线,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庆新能源产业园正式点火投产。

    好的政策,能实现人才与学校的“双赢”。借助这一成果转化的机缘,长沙理工大学与庆云县政府启动共建“长沙理工大学(庆云)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院”,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

    “我们始终坚持充分信任、充分放手、充分保护的用才原则,尽力创造条件,助推‘人人尽展其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提供强力支撑。”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