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烟台职业学院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召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乡村振兴、城乡共同富裕、区域经济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五维并进,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学校主动服务地方发展,将“双融”工作延伸到乡村,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容与途径,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服务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加强顶层设计,搭建服务平台。紧跟优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服务、涉农技能培训等需要,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通过构建校乡发展共同体,与地方政府部门、农业合作社等建立起深层次合作关系,将现代农业、乡村文旅等相关产业龙头企业集聚融合,形成双向融通、共建双赢、互促共生的发展新格局,涌现出一批扎根农村、带领乡亲们致富的优秀毕业生。
创新服务路径,优化工作体系。通过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方面的实践探索,构建起“五维并进”助推乡村振兴的全新路径,建立乡村振兴实践基地4个,形成长效稳定的乡村振兴服务体系。目前,“五维并进”已成为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此基础上凝练形成的课题“高职院校‘五维并进’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被中华职业教育社立项为重点课题,成为学校对“强国建设、职教何为”这一时代课题的热切回应。
项目共建,塑造农村产业新优势。学校对接“三农”需求,紧跟农业技术进步和新兴业态发展,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不断增强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贡献度。
对照烟台市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海产品加工等产业需求,开设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广告设计等10余个乡村振兴专业,整合114名博士、13个科研团队的资源优势,以高水平项目建设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全面推动校地共建,与蓬莱区等8个区(市)合作开展“校地牵手赋能乡村振兴”活动,承担校地融合项目7项,致力于研究新型智能化农业装备、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其中“基于食疗的慢性病防控服务平台”研发创新健康饮食产品90件,实现产值上亿元。不断深化校企共建,聚焦海洋资源利用,与企业联合开发海洋微生物应用研究,校企共建项目10余项,与烟台水禾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抗植物病毒免疫制剂,是国内首种海洋来源创制型抗植物病毒生物农药,实现了国际绿色农药行业领域研发成果“从0到1”的突破。积极探索校村共建,与烟台高新区东谭家泊村合作,运用微生物生态法进行土地改良,在昔日的盐碱地上建起生态农场;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优化产品包装设计,帮助农民将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增收5000多万元,形成可复制的电商助农模式。
训育并举,提升技能助农新高度。学校坚持以需求侧为导向,结合乡村产业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加快培养本土乡村“工匠”,让技能致富、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宽。
开展帮扶村“两委”培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结合进驻村发展需要,对“两委”、村企负责人、农村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培训,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助力乡村组织振兴。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依托建筑特种作业等20多个培训考核基地,开发300余门网络培训微课,面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创客、农业技术带头人等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职业培训,通过线上学、课堂学、田间学等丰富的培训形式,年均培训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各类人员10万余人次。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以“项目孵化+技术支持”等方式组织各类技能培训和乡村创业培训,增强学生毕业后在乡村创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小青核新农”大学生创新社团已覆盖全省16个市100多个村庄,带动辐射全国10余个省份31所高校的2000余名大学生成功创业。
传承创新,绘就乡村文化新画卷。学校作为地方文化传承与培育的主阵地,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助力乡村营造良好的乡风、民风,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
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帮助乡村开展文化场所建设、文化主题活动策划、村容村貌设计改观等,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完成烟台莱山区朱柳村、何家村等80个村庄万余平方米的志愿墙绘制工作,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每年吸引数万名游客前来“打卡”。讲好新时代乡村故事,通过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等项目,组织师生深入乡村开展文艺演出、“一老一小”教育帮扶等文化服务,向老百姓宣讲国家乡村振兴方针政策,传播乡村好故事,壮大乡村主流思想,满足新时期村民对精神文化的新需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民风等的梳理研究,成立剪纸、大秧歌等非遗大师工作室,创新陶器烧铸、传统扎染等技术,形成了“研学传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风正时济,任重道远。烟台职业学院将继续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乡村实现快速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烟台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陈新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