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主培养人才能力。该专业自开办以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专业教研室以学校、社会两大主体协同育人为导向,以学业导师制、“铸魂计划”、社会实践等方式为载体,构建了“学业导航、价值引导、知行转化”三大人才培养支撑体系,逐步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3”人才培养模式。
供需协同:
聚焦社会需求 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梧州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需求,重视社会需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依托梧州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院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主动与社会各方对接,大力推进本专业与梧州市政府部门、中小学、社会团体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专业教研室近年来先后与梧州市教育部门、梧州市长洲区兴龙街道、梧州市高级中学、梧州市第一中学、梧州市第十七中学、梧州市第一实验小学、梧州市第二幼儿园、梧州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20个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教研室充分发挥共建单位优势,邀请各共建单位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教育教学、见习实习等环节,确保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做得实、质量高,与社会需求变化同向同频。
学业导航:
服务学生成才 推行学业导师制度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为缩短学生学习的迷茫期,引导其更好地完成学业,梧州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2021年出台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学业导师制,2022年起聘任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专家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和实践导师,构建了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模式。目前,专业聘任校内导师28人,聘任校外导师26人,生师比控制在3∶1以内,满足了学生学业指导和成长发展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业导师对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在学业生涯规划、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专业类比赛等方面给予学生个性化、全方位的辅导;实践导师在学生的实习见习中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提供实习指导,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价值引导:
强化使命担当 实施“铸魂计划”项目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使命任务。梧州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办以来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学生核心素养和职业发展为中心,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施“铸魂计划”,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是非辨别能力。该计划以明德论坛、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分享、主题团日等为载体,通过校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熏陶、同学朋辈之间的思想体悟分享、日常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其投身强国建设实践的主动性,在实践中提升思想、完善自我。自专业开办以来,该专业学生有66人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一人入选2023年广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班成员,一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00后’话百年”宣讲团成员。
知行转化:
坚持知行合一 搭建各类实践平台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则之一。梧州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实践学分学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世情国情社情,在实践中强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素养。鼓励学生组建学生学术研究团队,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社区志愿服务,不断提升综合素养。近年来,该专业学生荣获“千马廿行”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联学联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优秀奖1项,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展示活动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心目中的思政课”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三等奖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自治区级以上立项13项,2023年广西“挑战杯”三等奖6项,全区高校思政课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
(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JGA316]、202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4JGA340]阶段性成果)
(叶子琛 欧琳宗 滑怡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