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视窗
2024年07月14日 星期日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坚持康养特色 创新人才培养
王英 刘勇 宋小俊

    商洛市全境位于秦岭腹地,夏季平均气温22℃,气象指数、温湿指数“舒适期”全国领先,是全国首个被授予“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称号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

    2021年7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商洛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商洛提出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的发展战略。为此,商洛全市上下以“打造国内一流的康养产业发展高地和中国秦岭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为目标,大力培育千亿级康养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康养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不断擦亮“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品牌底色。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2022年以来,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积极围绕“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目标,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知识成果转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特别是学院的护理(康养)专业群锚定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任务,紧紧围绕商洛康养产业发展,把推进育人机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服务能力提升等放到康养产业链上,探索产业、行业、企业、专业融合发展,促进康养人才培养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锐意改革,打破传统专业课程设置

    康养产业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学院积极围绕商洛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的发展战略,经过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决定将与护理相关的几大优势专业进行重新组合,将其组合成一个高水平专业群并对其进行重点打造,对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专业群由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和药学5个专业组成。专业群紧密对接大健康产业的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服务链,将人才培养领域从各级医院延伸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和家庭。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群基于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岗位群,兼顾家庭按摩师、母婴护理、养老康复、健康管理等职业岗位,构建“共享模块+特色模块+拓展模块”课程群,让群内共享专业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跨岗位综合能力培养方案和评价考核标准。“共享模块”课程群主要设置专业群通用的通识类和基础类课程,“特色模块”课程群主要是针对专业领域而开设的专业性课程,“拓展模块”课程群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的复合性,要求学生选修群内其他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专业群内、群间课程相互支撑,学历证书与等级证书培训互相补充、衔接、融通。

    校企合作,将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

    为了做强做大“中国康养之都”品牌,商洛高站位谋划建设康养城市、高标准推进生态康养产业,持续完善“医养游体药食”六大康养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康养+”多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千亿级康养产业集群。特别是目前各类医疗机构达到2800多家,从业人员两万多名,医养结合示范点14个。制定了康养服务数字化体系建设方案和康养服务标准,建设了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

    为此,学院以建设高水平护理(康养)专业群为契机,对产教融合工作进行了“提档升级”,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参与护理(康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学院抓住“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机遇,与本地有实力的丹凤龙桥集团、丹凤第二医院、商洛香菊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成立健康产业学院,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培养。同时,学院还与北京优护万家康养服务集团签约,双方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在康养人才培养、专业教师引进、实验实训设施和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提升康养人才培养的质量。

    德技并修,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院不断集聚高端人才,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康养产业孵化平台,加快推动“中国康养之都”建设进程。始终将护理(康养)专业群的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引进、组队、分层次、有侧重”的原则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探索组建跨专业的教学团队,打破院系和专业界限,实现校、院、企三方师资互培互用,拓展教学团队的联合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技能提升,建成一支多层次、宽领域、有专长和专兼结合且能满足模块化教学的师资团队。

    目前,护理(康养)专业群共有教师119名,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在85%以上。群内有国家优秀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师德标兵2名、市级教学名师2名、院级教学名师和教学新秀20名。“儿科护理”团队两次获得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外科护理”“急重症护理”团队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课堂创新大赛三等奖以上4项;在陕西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师“大练兵”省级现场展示活动中,1名教师获评课程思政“教学标兵”,2名教师获评课程思政“教学能手”。近3年,教师主编、参编卫生部门统编规划教材及各级各类教材30余部,其中新形态教材4部。教师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参与省级、市级、院级课题研究30余项。建成护理、药学2个专业资源库,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院级精品在线课程1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联动互促,倾力培养培训康养人才

    学院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形成了“依托康养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康养产业”的发展思路,以“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急需人才为引领,坚持培养与培训并重,着重构建服务“一老一小”两大领域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建好“双高”基地(国家级别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别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早在“双高”基地核心基地规划阶段,护理(康养)高水平专业群就充分参与基地建设,基地与专业群设施共享、师资共建、课程共用、培训共担,探索“‘双高’基地+高水平专业群资源共享模式”和“‘双高’基地+市职教培训中心联动培训模式”,实现“双高”基地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职教培训“三联动、互促进”发展模式。护理(康养)专业群依托“双高”基地,先后承办了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陕西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商洛市技能竞赛等省、市高水平比赛5场次;与农工党商洛市委会合作组建了全国性康养专家师资库,引进曹俊燕、包丽萍等高水平专家27名;录制了育婴员等13个职业(工种)875节康养类线上课程,构建了具有商洛康养特色的技能培训课程体系;与域内20余家康养企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1+10+N”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2023年开展康养等各类技能培训2.2万人次。

    (王英 刘勇 宋小俊)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