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视窗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日
聚焦人工智能教育 创建跨学科一流课程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教学创新
李翠白

    随着知识社会的快速发展,跨学科教学成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发布的亮点之一,要求各门中小学课程至少有10%的课时用于开展跨学科教学探索。师范教育是教师的摇篮,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师范教育阶段培养未来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将为提升教育质量带来积极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的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师范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小学课程教学的综合能力,掌握数智时代的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关键技术运用及教学设计能力。

    在实践中,课程组依托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南海区域特色的STEAM教育与教师跨学科素养培育”,致力于深度培养师范生人工智能教育素养,将南海区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结合,为师范教育跨学科课程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新经验。目前,该课程荣获多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奖项,并被认证为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和省级一流混合式课程,充分展现了以科研引领教育创新的一流课程建设硕果。

重塑课程内容

聚焦人工智能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新文科教育强调融合价值引领与数智人文的新范式。基于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与新时代师范教育改革趋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重构了面向师范生的数智化教育教学内容与知识技能体系。课程设计旨在培养未来教师的数智化教学技能,巧妙融合地方文化、数字智慧、创意设计、编程教育与人工智能、学科教学等多学科领域知识。在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中,着重提升师范生的数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智慧教育理念与方法、人工智能助力教学、数字资源开发、青少年编程创客、机器人教育应用等。

    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教育教学的新发展,课程组设计AIGC辅助备课、AI视频微课创作、人工智能创客、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实践的项目式学习,增强学生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深入理解,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工具、应用与创新方法等前沿内容。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为师范生铺设了通往未来教育的数字桥梁。

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

促进创新性学习

    在师范教育课程中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丰富学习内容,还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从而推动更高层次的创新性学习。通过融合前沿的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和教育理论,课程组设计了一门多学科深度整合的课程,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推动跨学科的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微课程设计、编程创客项目,以及博物馆教育应用程序开发等,这些都旨在加强跨学科教学设计的引导,利用数智化学习技术创新,帮助学生从多学科角度进行教学技术实践。

    此外,课程组鼓励学生开发具有跨学科特色的校本微课资源,将这些设计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学习平台发布多个涉及海南人文、旅游文化、海洋科技、南海气象、热带农业、雨林生态等主题的数字化微课程和AI教学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并为之服务。同时,鼓励师范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实际项目探索新兴技术与教育实践的真实联系,这不仅培养了一系列创新项目,如校本课程、创意编程、科技创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教育项目,而且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强调真实世界连接

创新混合式教学设计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助力,课程组致力于构建一个“小课堂,大社会”的创新教学模式,旨在更紧密地将课堂教学与真实世界相连接。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混合式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真实世界中,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教育成效。利用远程视频互动平台,课程打破了地理限制,使师范生能够直接融入到中小学的实际教学场景中,这不仅拓宽了传统教学的边界,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和中小学紧密相连的在线教学环境,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在多样化教育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教学技能。

    课程还通过视频直播课堂和在线学习论坛,邀请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联合授课或参与协作研讨,让优秀毕业生进行线上分享或返校分享,旨在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混合学习生态系统。此外,课程组还通过与中小学教师的实时视频教学和协作教研,强化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深化对基础教育一线教学实践的理解,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课程组还充分利用海南的独特地理和文化资源,开展了一系列跨学科项目学习活动,如海南生态黎村STEAM项目、“小智”机器人编程舞蹈项目、海洋特色科技创客项目、双语数智教育项目等,这些项目紧密结合海南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区域特色,锻炼了师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师范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升了他们作为未来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课程思政引领

强化科技伦理教育

    在课程设计中,课程组紧扣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伦理教育视为专业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圆桌讨论”“网络行为与社会责任研讨会”“未来机器人伦理”等网络研讨与线下交流活动,设计“了解中外科技教育”“科技教育前沿”等主题演讲或微课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技术进步带来的道德挑战与社会责任,培养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所必需的道德判断力和科技伦理观。

    课程组还精心组织一系列数字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师范生制作数字德育资源,在课程学习中践行教育家精神,如绘制“教育家名著导读图”帮助学生梳理教育思想脉络,创作“教育数字故事”提供榜样力量,宣讲“教育家的生平故事”弘扬教育家思想,利用数字人等新技术编制新颖的“课程思政手册”为日常教学注入生动的思政元素,全方位支撑并促进了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的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实践,展示了如何通过跨学科融合、项目化学习,以及与实际教育场景的紧密联系,有效培育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跨学科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持续更新,还深化了大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合作,构建了一种多方协同、线上线下融合的一流课程建设模式,为培养适应未来教育需求的创新型教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示范。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南海区域特色的STEAM教育与教师跨学科素养培育”[课题编号:BHA1901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李翠白)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教学创新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7/07/03/ZGJYB2024070703_b.jpg 03 中国教育报 4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