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在艺术实践中识物、识我——
景德镇寻宝
王水清

    景德镇,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的城市。这里的每一块黏土都有生命,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了陶瓷文明。一群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来到这里,开始了为期两周的陶瓷艺术实践。

    深入探寻这座城市的文化脉搏,无论是学习陶瓷的璀璨历史、文脉传承,还是如同手工业者一样沉浸式体验,在工艺的细节中感受匠心之美,识物、识我,无疑都加深了学生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理解与尊重,启迪着学生如何将传统艺术以全新的形式呈现于现代,并为他们今后的艺术道路拓宽了视野。

    在体验手作之美中识物

    学生们在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陶瓷制作的每个环节:从盘泥条,拉坯、塑形、雕刻、上釉,到釉上釉下彩绘,每一步都在探寻传统技艺的智慧。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慢慢掌握手法和节奏,继而到创新性的创作,亲自动手的过程,也是一个识物的过程。塑形时泥料过湿则软塌无法成型,过干则器形粗糙僵硬;用力稍有不均,造型便七扭八歪,甚至整体从底盘完全坍塌;釉下彩绘画的泥坯吸水性强易晕化,还要考虑高温烧制后继续晕化的程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水墨画效果……此时才理解为什么在工笔画高度成熟的唐代,同时期的长沙釉下彩绘画却一反常态,把工笔画的细变为粗,精变为略,密变为疏,收变为放,繁变为简,从而一洗宫廷富贵,顿生江湖野逸。

    也只有亲手操作后才能体会材料与形态之间的微妙关系:向上之势的胆瓶,轻盈灵动;腹部饱满的灯笼瓶,憨厚温和;简约朴实的斗笠碗,四平八稳……学生们参与了瓷器的孕育过程,体会到不同器物的性格脾气,从而也洞悉了器物的生命。陶瓷制作过程十分烦琐,品质要求极高,“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画瓷者不填色,填色者不画瓷,一个工匠一生只专注于一道工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笔、每一色都凝聚着对完美的追求,对工艺的尊重。正是这种精益求精,对“自我”技艺的不断超越,才构成了景德镇陶瓷的“工匠精神”。它代表着职业道德的极致,也映射出当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学生们说,这次艺术实践课程更像是一场文化精神的洗礼。

    在泥与火的交融中识我

    在体验过程中,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陶瓷不仅是生活器皿,还能载道传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态度、认识、理念等精神因素都会融入其中。古人制器,方圆有别,圆鼎像天,方鼎法地。瓷器之美是水、火、土、釉交融之美,是时间、空间、体积、质量和面饰交织之美,正是因为有了这源于自然、顺乎自然、造化巧妙、心物相照的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滋养,才产生出宛自天开、空纳万境的艺术。

    与古人相对,与自己相对,当器物所承载的精神与哲理,通过学生们的双手被吸收,内化成为自身成长的养分时,“我”与“物”的界限消失,“我”融入了自然,自然也融入了“我”,“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往复交流,一同成长。此时,学生们各自的欣喜、沮丧、嬉笑、愤怒也都附加在了泥坯上,最终烧制的作品也体现出制作者的情感。老实憨厚的男同学,作品扎实平稳,俏皮小姑娘的作品则轻快灵动……每件作品都有他们自己的影子,犹如大地的繁花,有的艳丽,有的素雅,有的奇异,有的质朴……学生们在高岭土上绽放着最美的自己。

    在陶瓷之美中体悟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

    过去,学生的世界只是书本,在景德镇,整个世界变成了他们的课堂。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在民国古彩黑地梅花凤尾瓶上,黑釉彩上缀着浅白的梅花,如同黑夜里漫天飞舞的雪花,凄美又浪漫。景德镇的瓷称得起“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青花典雅秀丽,彩绘五彩缤纷,色釉斑斓绚丽,薄胎玲珑剔透,雕塑巧夺天工,装饰丰富多彩,造型千变万化,无不彰显着器物之美,堪称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

    学生们在博物馆、皇家瓷厂、非遗中心、工厂,穿越唐宋元明清,感受着陶瓷的历史,也引发深深的思考:是什么让陶瓷这古老的材料伴人类文明千年?沧海桑田,居然没被新技术新材料取代,反而穿越时间的长河,在人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着实令人感叹。

    学生们深切地感到,在景德镇,国画和陶瓷相遇,互相吸收对自己最有用的东西,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相知相融。他们在新石器陶器上看到了工笔线条的细劲恒定,在唐中晚长沙釉下彩绘中看到粗笔写意的豪放潇洒。他们惊喜地发现,同样气韵生动的线条,新石器时期长江流域的画风秀丽阴柔,而黄河流域的仰韶彩陶则丰满劲健。学生们在净素雅致的元青花中,发现工笔用线和元代文人画的淋漓水墨;在“大明五彩”中看到中国画本土特色的先勾线后渲染填色,而在“雍正粉彩”中看到了融合中西的意味。原来是中国画的发展影响并辉煌了中国的陶瓷绘画,学生们的专业自豪感油然而生。

    实际动手才知道,瓷坯上绘画与纸上绘画相似中又有不同。瓷坯生涩,吸水性强,尤其釉中彩,行笔需慢,釉料要带足水分,否则枯笔多,线条温润度不够;釉料太重,则易沉淀,运笔有阻滞。在刻瓷实践时不少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看刻瓷会看到不同画面,这就要求画家必须掌握三维立体绘画的幻术。他们在解决这个难题的过程中都有新的收获,似乎找到了打通传统二维平面绘画和三维立体绘画之间的通道,并坚信对今后的专业创作大有益处。也有学生猜想,国画用纸与陶瓷创作材料显然不同,但薄薄的纸是否也可以像瓷土一样折叠、堆积,甚至是破坏后再重组?重组后的作品会不会在神韵上与陶瓷相通?这些都将为他们创作不一样的国画带来可能。

    学生们还发现,当美的瓷器遇上美的装饰,二美叠加,也并非全是美美与共,装饰过于繁复,会抢夺瓷的雅静灵动,反而不如素面朝天的白瓷清新脱俗——陶瓷似乎在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

    没有一个人能空着手走出景德镇。除了淘来的小宝贝,还有用青花绘出自己的最爱,亲手制作的小器皿、小雕塑。拾掇着行李箱里的宝贝们,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景德镇陶瓷已经从官窑走进了千家万户,似乎还能望见未来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国际化、现代化,以及注入新鲜血液的大众化辉煌前景。

    这次宝贵的艺术实践,让学生懂得了艺术不只是个人表达的方式,它还是社会交流的桥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未来的艺术家,他们知道今后不仅要追求艺术的完美,还需考虑大众审美,要承担起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的责任。

    (作者系艺术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