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玉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善用调查研究 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朱凤林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玉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推进思政课建设中,大兴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通过开展学前调研,精准把握学情;根据学情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调研地方思政资源,拓展实践教学渠道,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学用贯通,切实提升铸魂育人实效,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开展学前调研,精准把握学情

    学情是指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相关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开展学情调查研究,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内在要求。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掌握了中小学阶段思政课的知识和素养。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仍受此前学习和生活经历的影响。思政课教师如果不能精准把握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思想状况等学情,教学设计就难以做到深浅有度,讲得太深奥,学生无法理解,难以引起共鸣;讲得太浅显,让学生误以为思政课就是反复、“无感”的说教。因此,学院思政课注重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在课前深入大学生开展细致的真实学情调查研究,精准把脉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困惑,找准提高教学实效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增强教学预见性和针对性。

    开展学情调查研究,既要整体把握学生的普遍状况、总体特征,又要把握不同类型学生思政课学情的实际状况与个体差异、群体差异,深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学习经历、知识水平和现实需要。学院牵头与玉林市中小学积极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共同体,加强与中小学的交流、研讨,深入了解各学段思政课教学情况,精准把握大学生学习、成长经历和知识水平。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思政课教师在授课前对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程度、兴趣爱好等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点、疑惑点,做好情况分析,找到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思想困惑,找准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工队伍积极联动,形成调研合力,与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共同深入班级、宿舍、社团,走进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收集、分析学生关注的问题,掌握班级中党团员情况,发挥党团员学习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学情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当前,大学生对思政课供给高质量教育教学的需求日益增长,已经不满足于“大水漫灌”式地把道理阐释清楚,而是渴望思政课教师根据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将有用道理“精准滴灌”到大学生的心田。精准把握学情是做到因材施教的前提基础,是思政课教学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因此,学院着力解决制约思政课针对性、实效性的瓶颈问题,以精准的学情分析为基础,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具体实际出发,自觉聚焦大学生现实需要和成长经历,将思政课教育教学和大学生的学习难点、成长痛点有机结合,按照大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订单式”授课教学,以有料、有趣、有味的方式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大道理更“接地气”、更有“人气”,让道理入耳、入脑、入心。

    针对不同学情,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对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用活用好教学新素材、新载体。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经常性开展集体备课会,精研教材、经典教学案例,深入剖析社会现象,同时结合教师自身研究专长,采用专题式、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院思政课教学在落实好统一性要求的同时,教师善于从地方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挖掘与拓展教学新素材,运用身边生动的案例,提升思政课的鲜活度,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学院建成可容纳300人的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中心,利用数字化打造超越时空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开展沉浸式课堂教学和实践。同时,学院与新技术、新媒体平台合作,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智慧树”“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新教学平台,充分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使思政课堂“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调研地方思政资源,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学院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得思政课教育教学既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善用社会大课堂,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长期以来,高校所在地及其周边区域有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蕴含着鲜活的思政课教学元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独具特色的思政课教学资源,方便所在地高校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学院高度重视地方思政资源建设,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地方思政资源,不断拓展教学空间,为思政课教学走出教室、走进社会提供广阔场域,使思政课更接近学生生活,拉近教师教学与学生心灵感情之间的距离,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桂东南地方社会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深入玉林市各区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旧址,大量收集图文、影音、历史遗物等资料,并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同时,主动对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到金田起义、湘江战役、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等历史遗迹旧址,到朱锡昂、李明瑞、俞作豫、陈子涛、谭寿林等革命先辈纪念馆、展览馆和名人故居等开展实践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实现知行合一。组织大学生走进玉林高山村、北流萝村、福绵十丈村等历史文化名村,开展历史文化和乡村振兴专题调查研究;深入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福绵服装生产基地,开展生产技艺新变革和先进管理经验专题调查研究,深入生产劳动一线,直观感受城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

    (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JGA286]、2022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铸牢广西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22SZ084]阶段性成果)

    (朱凤林)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