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郭峰

    新型工业化是数字智能的工业化,新工业革命下生产函数变化的表现之一就是数字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新型工业化就是要重构中国的竞争力,发挥知识、技术、人力资本、数据等高级生产要素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帮助工业企业完成技术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要想实现新型工业化,就必须发挥好高等院校知识技术集聚的平台作用。高校必须掌握产业发展的动向,强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跨学科合作,发挥自身教育平台的优势,与企业及政府部门共同构建服务平台,助力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探索。

    搭建跨学科合作平台

    为企业提供理论支持

    在探索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早已成为各类工业企业面临的战略问题,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赋能企业的生产活动,还有助于我国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新型工业化推向纵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跨专业合作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研究,在湖北省广泛开展调研,深入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推进学科协同创新深度,成为大学教学和科研体制改革的一种新探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还拥有一批具有互补性的专业背景的学者,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门,包括公共服务部门、产业部门、金融部门及学术部门,针对新型工业化研究课题组建跨学科团队,为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绩效提供理论支持,开发符合实际的调查问卷,引导学生以企业管理、产业组织、博弈论相关学科内容为基础,对逻辑推理、理论分析和企业实践紧密结合提出了研究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更是利用武汉高校聚集的特殊优势,与武汉当地的学校一起建立香樟经济学Seminar武汉论坛。不同学校背景、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新型工业化。不同观点的碰撞不仅能产生创新的见解,也能丰富新型工业化理论,推进对新型工业化的全面理解。

    加强校企合作平台

    实践新型工业化理论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出台,为中国工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带来发展机遇。许多工业企业在数字化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多数企业的新型工业化转型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出现了一系列“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等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新型工业化转型需要企业与高校合作。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会根据企业技术升级中遇到的问题,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给出解决方案,丰富新型工业化的应用场景。

    在具体实践工作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积极推进产、学、研协作发展的体制,与武汉本地许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工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学校也会定期组建调研小组考察相关企业,实地走访生产车间,组织中层领导座谈,收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过程中的问题。根据组织管理、技术创新等理论,结合产业中心专家的建议对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诊,帮助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

    此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也与工业企业联合培养领导人才。每年有数十名工业企业的高管通过MBA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工商管理知识,工商管理学院的专家教授们也会通过案例向这些高管传达国内外新的商业模式与理念,帮助企业顺利完成转型升级,实现新型工业化。

    搭建政校沟通平台

    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推动补贴政策的实施,提高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帮助政府部门从三个维度评价政策实施效果:一是宏观经济指标如产值增长率、就业率、财政收入等评价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企业技术创新指标,评估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量等指标;三是社会效益指标评估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包括环境保护、就业机会增加等方面。

    在与政府部门合作的过程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利用学科优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潮流,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工业企业,为许多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提供了学术方面的支持,指明了新型工业化的具体方向。同时也以智库的角色帮助湖北省评估了各个地区工业企业数字化的水平,掌握了各个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方便湖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型相关的政策。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新型工业化探索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展现出一流大学的担当与作为。

    (郭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