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著名高等学府”“沉浸体验科技活动”“参与式文化之旅”……暑期将至,研学旅行再度升温,各类名义的研学旅行层出不穷,而随之出现的市场乱象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日前,深圳市消委会联合福田区消委会召开研学旅行消费监督新闻发布会,公布研学旅行的消费监督情况。 近年来,研学旅行受到社会热捧。以“研”济“旅”、以“旅”促“研”,促进“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知行相融,实现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体认,增强他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这是研学旅行的教育意蕴所在。然而,很多市场化的研学旅行产品却忽视了研学旅行的实践育人价值。有的经营者资质不全,安排的随行人员缺乏相应的资质能力,基本的组织管理安全得不到保障,虚假宣传问题严重,更谈不上对研学旅行课程目标、主题设计、资源选择等进行系统思考。研学旅行活动常因“研”味不足、“旅”甚于“研”而饱受诟病。 研学旅行的空间场所多为博物馆、科技馆、农业基地等开放性的资源,设计研学课程需要授课者、场馆人员等跨界合作,分析场地资源特点、挖掘学科育人要素、设计实践活动。这种设计的挑战性不言而喻。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授课者不再像在课堂中“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和亲历各种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对授课者的综合素质、组织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研学机构如果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发设计课程,只想着打着研学旅行的旗号,招揽生意、获取更高收益,必然导致研学旅行活动“研”味不足,研学沦为宣传噱头。 好的“研”“旅”兼修的研学旅行课程应该具备什么特征?自主性。在活动选择时,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参与。实践性。研学旅行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开放性。引导学生把开放的场地资源转化为学习场所,在与社会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拓展活动时空和活动内容,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实践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获得发展。综合性。结合研学旅行场地独特资源,鼓励学生实现多学科知识统整,实现跨学科理解,促进学生对个体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整体性理解,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它既强调综合多种跨学科知识,又注重参观、体验等活动,既讲究跨学科思维运用的“学”,更彰显身体力行之“习”,是“旅”与“研”的有机联结与相互交融。参与其中的学生不仅是获得知识的增长、视野的丰富,他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等都得到了发展,在协作中学会解决问题,这是研学旅行的价值关键。 无论是研学旅行基地进行课程设计与建设,还是研学旅行机构进行课程设计,或者家长进行研学旅行产品遴选,都应遵循上述关键特征做进一步分析:基地(空间场所)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是否转化为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课程内容?学生在研学旅行课程中是否拥有自主性和实践性?授课者的跨学科指导能力和水平如何?研学旅行活动组织管理水平如何?这些也是判断一个旅行产品到底是真“研学”还是徒有虚名的依据。 此外,还要强化市场治理,构筑良好研学旅行教育生态。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进一步明确行业标准,加强规范引领,治理市场无序与体制约束不完善的现象。持续开展消费监督工作,促进整改。积极探索建立研学旅行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加强对基地课程方案和实施水平的评估,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培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研学导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