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山东省昌乐县第二实验小学
践行培根养正 夯实成长根基
吴寿富 王晓伟

    近年来,山东省昌乐县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二实小”)遵循小学阶段教育和成长规律,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根”文化,努力践行“培根养正”核心办学理念,全面落实“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身心健康、能创造幸福的时代新人。学校全力构建“根”课程体系,全面落实课程育人,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应。

    聚焦核心素养,打造课程“金字”招牌

    二实小牢牢抓住校本课程建设,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根”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学校品牌塑造的突破口。学校“根”课程包含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劳动课程、养正课程、写字课程、诵读课程七大类。整个课程体系是动态的,随着学生需求的不断增加而不断进行调整和补充,通过各类资源的整合,开发更多有意义的课程。

    深耕课程沃土,素养教育贯穿始终

    学校将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贯穿在课堂教学、课程实施、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必修课程,浇灌学生艺术素养之根。学校立足全员参与,彰显特长发展的落脚点,在低年级开设陶笛课程,在中年级开设尤克里里课程,在高年级开设葫芦丝课程,力争在6年的时间里每名学生学习2—3种乐器。为了达到“人人会乐器,个个能演奏”的课程目标,学校每周一节乐器课,成立由包靠校长、级部主任、班主任、音乐教师组成的项目推进小组,做到三个“落实”:落实专业师资、落实教学内容、落实具体节次。聘请专业乐器教师进行指导。学校定期对各班乐器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班级综合考评。同时,每年利用艺术节进行全员乐器展演,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全面展示自己的乐器学习成果。

    选修课程,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之根,让学生“人人有课程,个个有特长”。学校充分整合和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每周二、周五下午全员选修,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课走班。一是教师自主申报,打造多样化社团。每名教师根据自身特长,自主申报选修课程,每个年级有15—18门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二是借助文艺名家,打造精品选修课。引进校外优秀师资,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学生和文艺名家面对面进行交流,接受专业的指导,受益终身。

    活动课程,筑牢学生综合素养之根,让学生“人人能登台,个个都精彩”,以活动养性,让教育丰富多彩。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将所有活动全部课程化实施,本着全员参与的宗旨,全方位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每一次活动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我、绽放精彩,如体育节、艺术节、书画展、科技节、元旦晚会等。校园活动系列化,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为学生营造终生难忘的校园生活。

    劳动课程,培育学生劳动实践技能之根,让学生“人人能参与,个个能体验”。在校内建设“开心农场”和“开心果园”两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购买大量劳动工具,组织学生通过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各班级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观察、测量、写生、写作等,并及时写《观察日记》,观察自己认领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定期进行展示交流。每到成熟季节,学校组织开展收获节、采摘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收割庄稼、采摘果实的过程中感悟劳动之美、体验收获的喜悦。

    养正课程,养正学生品德行为之根。养树养根,养人养心。养正课程,从学生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出发,正品正德、正行正性。正品课程,借助学校少先队,开展入队仪式、“四史”学习教育、唱红歌比赛、“五老”进校园、志愿服务等红色教育,达到涵养德行、引领正道的目的。正行课程,创编学生上下课口令和写字功口令,推进周习惯养成重点项目检查机制,从细微小事做起,从行为习惯养成抓起,教学生穿好衣、吃好饭、走好路、上好课、做好操、睡好觉,筑牢习惯之根,做正人之本。养正课程时时处处浸润学生身心,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讲文明、守规范的正直之人,夯实学生的成长根基,为幸福人生奠基。

    诵读课程,积淀学生文化素养之根,让学生“人人诵经典,个个润心灵”。学校将国学诵读课程作为重点项目,为每个年级制定诵读配档表,确定诵读篇目,背诵国学经典。学校每月以级部为单位进行抽查,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大型诵读展示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学校制定评价方案,从班级和校级两个层面进行评价:班级层面主要是教师针对学生进行评价;校级层面主要是学校针对班级进行评价,由学校组建评价团队,实行“一对二”“二对三”的循环评价方式,每班抽5名学生,随机抽取背诵内容,进行闯关评价。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汲取精神营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效。

    写字课程,书写学生学习素养之根,让学生“人人能写规范字,个个能写漂亮字”。学校聘请专业书法教师,每周固定课时,语文教师随堂跟学指导;学校成立以语文教师为主的写字教学项目组,培训和指导写字教学的相关内容。创编“写字功”歌谣,训练学生握笔姿势,至少每月组织一次学生书写展示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硬笔书法比赛,每周组织一次教师粉笔字展示活动,所有展示成绩等级量化,纳入教师个人和班团队考核成绩。

    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育人新格局,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创新考核方式,实现发展新突破

    为确保所有课程实施的效果和质量,学校建立健全课程考核管理机制,统筹规划,分学段、分课程、分层级对所有课程进行评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例如,选修课程分校级和级部两个层面管理考核。校级精品课程,由学校统一协调、管理、检查;级部层面,级部组织、管理,学校督查。考核成绩由活动材料、日常活动督查、成果展示三大部分组成。每学期结束,学校将为师生搭建平台,组织成果展演,考核结果纳入量化管理考核。

    近年来,学校在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23年,潍坊市小学音乐教学研讨会暨昌乐县第二实验小学乐器教学推介会在学校召开,会上对学校乐器必修课程进行全市推广;各类课程的活动情况和经验先后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其他省市兄弟学校到二实小观摩学习。

    二实小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学校始终如一的坚持,从教育研究者、实践者的角度出发,不断对学校课程进行规划、设计、实施、提升。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学校将“根”文化和“根”课程与学校的各类要素紧密相融、贯穿始终,获得了社会对学校的一致认可,更体现了学校全体教职工对教育的卓越追求。

    (吴寿富 王晓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山东省昌乐县第二实验小学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6/25/12/ZGJYB20240625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