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
田瑶

    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把握艺术学科发展方向,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了“三创引领、多维互通”的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艺术文化素养、创新创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学院依托艺术设计实训平台,开展美术基础知识、设计实操能力、专业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视觉传达应用实践能力,并打造专业的艺术设计展厅,集中展示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的优秀教学成果,为推动视觉传达专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能。

    课程设置:注重基础与创新并重

    学院始终秉持“注重基础与创新并重”的理念,旨在为学生打造稳固且富有活力的知识体系。基础课程的稳固是专业发展的基石。学院充分认识到传统学科课程体系存在不足之处,基于系统化、模块化教学理念,围绕设计、美术等知识之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重新构建起涵盖专业知识、设计技能的基础课程体系,以改变原有课程模式下知识间相互独立的局面,形成循序渐进、科学完善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视觉传达设计水平的有效提升。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学院基于学生设计创新思维的形成特点,开设中外美术史、世界设计史、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等课程,让学生接受系统化的人文艺术知识熏陶,培养美术文化素养,逐步形成完善的设计思维,更好地激发其内在创造力,挖掘设计灵感。在设计实操方面,学院立足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要求,将网络化设计手段引入课堂,开设有平面设计软件应用、视觉表现、设计表现等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数字化设计水平。同时,学院开设有素描、色彩构成、立体空间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基础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设计原理,能够以素描的方式准确表达物体的形态和结构,根据设计需求灵活运用色彩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坚持实践导向,突出学生中心

    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互动与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首先,引入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如“招贴设计”课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历史文化进行创作,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设计技能,还使其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了国家政策和文化背景,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其次,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围绕企业实际设计需求或案例进行创新设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精心收集设计素材,构思设计主题与方向,通过互动交流,打破传统设计理念的束缚,形成新颖且符合实际需求的设计作品,使得课堂真正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能力。最后,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组织校级规模的技能竞赛,鼓励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广告设计创意竞赛、数字媒体创意比赛等,更好地锻炼设计实操能力,强化用户思维与跨学科融合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全面迸发,营造出创新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学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手段对视觉传达专业课程进行改良,增加数字设计课程比重,引导学生转变设计理念,学会将传统的书籍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技巧应用于数字化设计平台或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影视广告、网络广告的视觉设计,以提升课程的实效性与先进性。

    师资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艺术设计行业会随着流行趋势、社会发展情况的变化而产生新的调整,出现新的设计思维、理念、方式等,这要求学院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教学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及时获取新的设计发展趋势、前沿资讯等,为学生提供生动而丰富的教学内容。学院对此高度重视,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各种专业培训,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艺术设计专业水平。其中,设计理论方面,学院引导教师了解新的设计哲学和理念,如用户体验设计的内在原理、应用场景、设计方式等,更加突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在设计趋势上,学院关注当前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和流行趋势,如扁平化设计风格的复兴、动态化设计的广泛应用等,让教师全面了解用户审美和需求的变化,为后续开展设计教学与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创意灵感。在技术方面,学院通过介绍新的设计软件和工具,带领教师探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打印等前沿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如何改变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和流程,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工作提供支持,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田瑶)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6/24/11/ZGJYB2024062411_b.jpg 11 中国教育报 12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