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练就“三只眼”,教好大单元
吴民益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提倡大单元意识,提倡单元整体教学。要想教好大单元,教师必须练就“三只眼”,即“鹰之眼”“蜓之眼”“蚁之眼”。“鹰之眼”,高瞻远瞩、一目千里,视野最为开阔;“蜓之眼”,掠地而行,离景物不远不近,聚焦中观层次的问题;“蚁之眼”,贴地慢行,视野虽极其有限,却清晰精准、细致入微。三只眼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审视大单元,助力大单元教学。

    “鹰之眼”看见单元教学之“森林”。教师要对整个单元有正确的整体性把握。首先要通读整个单元,明确教学主题和单元目标,主要看单元导语上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并正确理解课文、习作、口语交际以及语文园地等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设计整个单元教学的“施工图纸”,包括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单元大情境、单元教学任务、单元教学活动及单元作业等。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诗歌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将学习主题设计为“轻叩诗歌之门、感受诗歌魅力”,在这个主题下设计“感受诗歌之美”“感悟诗歌之美”“创造诗歌之美”“展示诗歌之美”四个学习任务,并在每个学习任务下设计学习活动,如“感受诗歌之美”任务下可设计“感受诗歌的形式美”“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感受诗歌的画面美”三项活动。“鹰之眼”的审视,让大单元教学目标明确、过程清楚。

    “蜓之眼”看见单元教学之“树木”。这里的“树木”既指单元中的课文,也指单元教学中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教师应对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有深入、透彻的理解,特别是要厘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文章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教师应根据课文表达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老舍先生的《草原》“即景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景语”想开去,将其还原成画面,体悟作者是如何运用恰当的修辞将“景语”与“情语”统一在一起的。《丁香结》“融情于景”,教师要结合诗词中带有“丁香结”意象的诗句,反观作者对丁香结的描写及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去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从作者的人生感悟想开去,从文中的“我”读到生活中的自我,读到身边的人。学习《古诗词三首》,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借景生情”,从描绘的画面、独特的意境、创作背景、课文的插图等想开去。《花之歌》为略读课文,想象奇特,在充分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应让学生迁移运用联想策略自主阅读。教师只有把握了每篇课文或者每个学习任务的特点,才能制定精准的小目标,让教学不是重复,而是阶梯式步步上升,直至单元大目标。

    “蚁之眼”看见单元教学之“木质”。这里的“木质”指一个学习活动的具体设计和实施,也指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品味和运用。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诗歌大单元教学,在“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这样实施:第一步“正确流利地读”,先指导学生读准生字新词,然后指导学生读好“啊”的变调,最后指名分节读三首诗歌,相机指导;第二步“节奏分明地读”,先指导学生读诗时,注意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停顿,然后进行范读,最后指导学生对读、齐读、轮读等;第三步“韵味绵长地读”,首先指导学生找出《白桦》中的韵脚,然后指导学生读出韵味,最后让学生找找其他诗歌中的韵脚,再读出韵味。这是多么有语文味儿的语文学习啊!大单元教学千万不能丢了“品词析句”“圈点批注”等具有语文味儿的学习活动,更不能丢了字词句段的扎实教学。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镇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