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暨首届南京德育高质量发展与“记忆育德”实践推进会近日举行,大力推动记忆育德在南京的中小学推广。记忆育德是什么?它在解决什么问题?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本质就是要让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强化社会责任、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记忆育德,是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新视角、新思考。
在新挑战下探索国家认同教育新方案
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需要社会各界的精心引导和系统教育。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意识形态渗透方式更加多元隐蔽,网络信息负面效应扩散传播迅速,青少年的记忆形成与构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形态,这其中有一些错误的记忆构建,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这些现实成为年轻一代建立国家认同感尤其是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重大挑战。对此,2020年《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校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与实施途径,成为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遵循。
那么,从教育一线的德育工作来说,怎样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强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三种文化”、“五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入脑入心”。这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关键思维。
记忆育德正是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方向指引下的理念提炼与实践创新。记忆育德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以文化记忆、历史记忆作为学校德育能力,通过对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的重构与再现融入学校德育,从而在青少年群体中凝聚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强化共同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少年自觉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以“记忆构建”明确青少年成长的价值归属
记忆既是人类道德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形成的重要基础。正是因为记忆的存在,人们的社会纽带、情感归属以及道德得以形成,并因此而确认当下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明确“我(们)是谁”“心往何处去”的价值归属。而记忆育德就是在德育中重视这种关系,将文化记忆、历史记忆等与人类的道德世界相融合,以此拓展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在人类记忆形塑过程中实现人的道德认知、情感、信念、行为和思维的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道德生命的增值、文化自信的提升和国家认同的增强。
可见,记忆育德是内涵丰富、复杂系统的教育实践,要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此建立庞大的记忆之场。它以历史文化为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德育相融合,形成趋向美好道德的理性实践。
从内容上来说,记忆育德的实践是以文化记忆、历史记忆等为基础,以“三种文化”“五史教育”等为核心,以物型课程记忆、仪式课程记忆和功能课程记忆的三重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实现学科育人与实践育人、课堂育人与活动育人的多元互动。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主流意识、价值规范等融入学校德育,帮助青少年形成有效科学的文化记忆;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体现的高尚道德情操、大公无私牺牲精神、人民至上理念等融入学校德育,引导青少年形塑合理系统的历史记忆,从而避免“有组织的集体遗忘”,进一步增强自觉意识。
从形式上来说,记忆育德注重记忆的媒介性、物质性、空间性等特点,以意象系统、文字系统、仪式系统等强化记忆的具象化、可视化、形象化,从学科课程融合、教育仪式创新、特色活动表达以及教育戏剧等多元形式入手,不断拓展记忆育德的实践路径,使记忆育德走向一条普适化、易操作之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参与者要通过物型空间的打造、教育仪式的设计、学科课程的融合和特色实践的开展,将文化历史的印记融合到德育过程中,让受教育者在各类媒介支撑的基础上,通过具身参与、亲历体验、情感共鸣等深刻感悟文化的传承、历史的延续,内化为自身的记忆,增强国家认同感。
搭建“三重课程记忆”逻辑体系
记忆育德,旨在以记忆传达道德力量、激发情感共鸣、达成价值引领,从而培养道德的人,形成道德共同体。在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与规划上,可以搭建物型课程记忆、仪式课程记忆和功能课程记忆“三重课程记忆”体系,在课程体系内部建立“寻找记忆、重构记忆、再现记忆”的逻辑关系,实现承前启后、有序推进,以“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融合作用的方式,最终汇成学生的道德记忆。
一是以物型课程为具象支撑,营造记忆育德的文化环境。物型课程是记忆育德的直观化、可视化展现,是将久远的文化记忆、历史记忆进行具象呈现的重要载体。加强物型课程建设,实现记忆育德的有效落实,关键在于创新学校物型文化空间建设,为记忆育德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例如,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对学校的建筑物、道路、广场、湖泊等场域进行命名,赋予其特定的教育内涵。比如南京晓庄学院为纪念教育家群体对当时建设的贡献,将学校教学楼命名为“行知楼”“鹤琴楼”“元培楼”等,以楼宇的命名强化学生的学校认同与历史情感。加强学校教育场馆建设,学校可以结合办学特色实际,建设各种特色鲜明、主题清晰的教育场馆,如校史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再如,淮安市新安小学的新安旅行团历史陈列馆,就结合了学校新安旅行团的发展历史,以历史陈列馆建设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教育场所,为青少年的红色文化记忆塑造和家国情怀培育提供了记忆之场。
二是以仪式课程为活动表达,强化记忆育德的亲历体验。仪式课程是通过仪式的整体设计、具体操演而使受教育者形成特定的文化记忆。仪式课程通过仪式的神圣性、庄严性、重复性,使青少年在具身参与、情感体验中实现记忆的深化、道德的升华和情感的共鸣。在仪式课程实践过程中,要发挥学校仪式在存储文化传统、强化集体成员的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引导正确的文化行动等方面的独特功能,借助一定的常规仪式、节日仪式、纪念仪式等,在仪式操演中向年轻一代传送并保持道德记忆。
例如,在纪念仪式中,学校应充分发挥庆典仪式(如国庆节)、公祭仪式(如国家公祭仪式)、纪念日仪式(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等,强化仪式中的语言符号、行为符号和情感符号,以可见、可触、可感的行为方式,传播主流价值,引导行为规范,确证认同意蕴。
三是以功能课程为核心载体,激发记忆育德的创新活力。功能课程主要承载于教科书、教育戏剧、校本读物等载体中,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与创造性,使记忆育德的主动性、群体关联性更加凸显。
在功能课程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参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中小学各个学科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索。加强学科课程中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范式的创新,围绕主题就“融合什么、融合多少、如何融合”等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与顶层设计,以教科书为依托,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的道德,激发道德的内在觉醒。
同时,功能课程的实施要发挥好校本读物的补益功能,挖掘区域、学校的历史文化特色,研发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校本读物,可以为记忆育德实施提供多样化载体。例如,南京市教育局立足南京的雨花英烈资源,与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合作,共同编写了“传承雨花英烈精神”系列中小学生读物,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感悟其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此外,功能课程的实施还要注重教育戏剧等艺术题材的研发与运用,为记忆育德提供生动形象的载体支撑。学校应着重挖掘教育戏剧、话剧、展览、电影、音乐等题材的德育价值,让青少年在沉浸体验、排练参演、艺术欣赏中促进自身道德的发展。
(作者刘大伟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程功群系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讲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教育记忆视角下青少年的革命文化记忆塑造与历史变迁研究[1949-2022]”[COA230328]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