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肩挑时代使命 育才激流奋进
——济宁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差异化教学实践探索
陈海华 毕于建 张雅茹

    “形势与政策”课程自1993年开设以来,成为济宁医学院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以“读懂中国,了解世界”为宗旨,坚持全面宣传、解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三个重要特征——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出“差异化”教学主张,依据学情、教情、校情,通过具有差异化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课程考核等,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教育才,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

    差异化设计,因材施教显特色

    作为一门跨学期课程,“形势与政策”需要面向全校多个年级的学生授课,学情较为复杂。针对这一现状,学院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在课程的差异化教学设计上,严格遵循“三个同”和“三个不同”。

    “三个同”指授课教师在各专题教学设计中,首先遵循“三个突出”,即突出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观的培养、突出医学院校教学特色的塑造、突出大学生理论素养的提升,面向所有年级的授课都要坚守这三条原则,属于教学设计的“规定动作”。

    以“三个同”为立足点,学院鼓励教师对各授课专题进行“三个不同”的教学差异化设计,即分别针对不同专业学生、不同学科、不同年级进行教学差异化设计,围绕“案例教学”在高校沉浸式思政课教学的应用研究,通过差异化教学案例,突出教学的针对性。例如,针对学科差异,学院对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利用高校“儒医文化与医学人文教育创新实验室”开发的校本课程,着重于医学人文、健康中国、生命科学等时事内容的及时回应;对理工类专业的学生,着重于量子技术、新质生产力等科技前沿资讯的有机融入。

    针对年级差异,学院对低年级学生,侧重于确立政治方向,加强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对高年级学生,着重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培养学生对新的经济社会政策的系统分析能力。

    针对专业差异,学院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将医德医风建设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内容;对药学专业的学生,把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生物医药、生命科学领域新的成果积极融入教学,提升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和对专业的认同度。

    差异化教学,优质“金课”重实效

    学院始终把打造高质量思政“金课”作为目标,围绕“形势与政策”“金课”建设,通过推行差异化教学方法、打造差异化教学团队、实施差异化实践教学,构建起教学方法、课堂学习、课外实践“三位一体”的差异化教学模式。

    第一,学院推行差异化教学方法,针对低年级学生,以课堂讲授教学法为主,通过课堂讨论、课堂互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堂内容,及时把握时政知识背后的精神实质,有效利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硕士生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中积累的红色文化资源;针对高年级学生,以翻转课堂教学法为主,通过分组汇报、课堂辩论等形式,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时政热点、焦点问题阐述表达自身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思辨等综合能力;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的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包干”授课,并与相关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建立起密切联系,必要时一同备课、共同研讨,把思政课和专业课结合,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第二,学院打造差异化教学团队,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变化快、备课耗时多、课堂难驾驭等特点,打造了一支以专职思政课教师为基础、以兼职思政课教师为补充的“5+N”教学团队。“5”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室的5名专职思政课教师为团队核心成员;“N”代表学院结合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需求,同时在校内外聘请一定数量的党员领导干部、辅导员、社科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及班子成员带头上“形势与政策”课;来自地方社科联、党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的社科专家走进校园,有的以“思政大课堂”的形式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有的走进学校报告厅,以“同上一堂课”的形式作相关报告;有的走进学生教室,结合相关专业、学科的新进展、新成就作辅导报告,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学院实施差异化实践教学,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构建“两面多层”实践教学体系。“两面”是指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个方面并行并重;“多层”是指学院组织开展多个层面的品牌活动,让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乃至不同年级的学生有所选择,能够自主参与实践教学。例如,在校内实践中,学院组织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21天爱上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图书阅读打卡”两个品牌性活动;在校外实践中,与校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通过项目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升华知识,实现价值引领。

    差异化考核,“三维五环”提质量

    课程考核是检测学习效果的基本途径。经过实践探索,“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还形成了“三维五环”课程考核机制。“三维”是指学院将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的不同学习表现纳入课程考核;“五环”是指学院在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实践教学、期末测试等五个环节均设置了考核要求。

    根据差异化教学的安排,学生在不同维度、不同环节的学习情况都被纳入课程考核,并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考核要求。例如,在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参加“21天爱上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图书阅读打卡”活动;鼓励高年级学生积极参加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大学生讲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活动;综合能力强、写作基础好或者具有音视频制作特长的学生,则立足于山东省高校“网络育人名师工作室”、“形策论”和“马道功成”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校属新媒体平台,积极创作时政评论网文或思政短视频等,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查。

    此外,学院还设置了差异化考核方式,让学生在“输入”时政知识的同时能够“输出”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

    通过实施差异化教学,济宁医学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不仅彰显了思想性,突出了政治性,还融入了医学味,成为师生广泛认同的思政“金课”,在省级“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中获得多项奖励。济宁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时代脉搏,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脚踏实地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陈海华 毕于建 张雅茹)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济宁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差异化教学实践探索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6/19/12/ZGJYB20240619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