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闻·学校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西南石油大学打造“能源报国”网络育人品牌——
让育人能量从“指尖”流到“心间”
本报记者 鲁磊 通讯员 徐鸿涛 曹正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新疆的油田,实地观察带来的冲击与震撼,让我真正体会‘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句话背后的精神与力量。”日前,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实践队的一条短视频“火了”,大学生走进沙漠戈壁探寻石油精神的短视频在各网络平台累计播放量超百万。

    学生在哪里,网络育人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常驻”网络,西南石油大学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能源报国”,对网络育人生态构建进行探索实践,网络“大流量”汇聚满满育人“正能量”。

    “因为石油行业的工作环境大多在大漠边疆、戈壁荒滩,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因此教育引导学生把自我价值实现融入祖国发展建设,让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充盈网络空间,润物无声引领大学生思想就显得尤其关键。”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表示,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石油精神教育融入网络育人全过程,推动“能源报国”网络育人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不断叫响“能源报国”网络育人品牌。

    在西南石油大学,学校引领学生走进“党史下的石油史,石油史中的党史”,把校史资源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录制“党史学习教育微课堂”9期,推送“党史有声书”139期,打造“遇见石大”等10余个网络精品栏目,发动师生校友多角度展现西南石大“能源报国”的价值追求。

    学校坚持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各二级学院结合本学院学科特色、专业建设,形成“一院一品”特色的“能源报国”网络育人矩阵,多维度拓展“能源报国”网络品牌内容,实现精准推送。

    “每栋建筑就好似坚实的骨骼,它的血与肉来自每栋建筑身后可歌可泣的中国故事。”该校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推出“声入人心”栏目,学生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特色创作出“用建筑讲党史”“图说精神谱系”等系列视频。

    同时,该校还紧贴学生开展网络文化节、“石大正能量”视觉创意大赛等主题活动,形成易班文化节、仲夏狂欢节、网络嘉年华、石大毕业季“一年四季”网络文化活动体系。

    前不久,一条名为《让世界用上中国钻头》的短视频在学校师生网络社交圈中引发关注和点赞,大家纷纷转发分享。“通过这个视频,我看到了钻头背后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为国奉献的坚持和努力,同时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该校2022级研究生李玲说。

    近年来,学校整合多方育人资源,优化建成“一点多极”网络育人媒体矩阵,即以校级一体化媒体矩阵为中心,以校内新媒体联盟、辅导员工作室为主的多个网络育人微平台,形成联动协同、相互补充、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思政社群,实现官方与个人、教师与学生多点连线,同心同向同“发声”,形成一个闭合通畅的正能量“朋友圈”。

    “围绕‘能源报国’教育主线,共鸣青年学生需求,在作品塑造、品牌运营、传播赋能上下功夫,通过一次次讲述示范、一次次转发分享,师生联动,精准引流,有力推送,能量传递,推动网络育人作品裂变传播,延伸‘能源报国’育人触角,成为育人能量从‘指尖’流到‘心间’的最大增量。”张烈辉表示。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