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整合就业需求、匹配就业岗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部分国家采取举措——
利用数字技术服务青年就业
董丽丽 严诗雨 李潇
学生进行虚拟职业体验。 视觉中国 供图

    ■青年正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面临许多就业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能通过全面的技能剖析和高效的工作匹配系统帮助青年将自身职业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结合,提高青年就业效率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来模拟各类职业的真实工作场景,串联职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式体验,帮助青年探索未来职业方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然而,青年正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面临许多就业挑战。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部分国家采取行动,尝试利用数字技术配置资源、搭建平台,服务青年就业。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就业需求和技能需求

    供需双方不能及时匹配,是造成青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银行在“青年就业解决方案”网络研讨会上提出,行业咨询、行业调查、焦点小组等传统需求评估方法既耗时又不能充分挖掘就业供给和需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则可以通过来自招聘网站、社交媒体、政府机构等的非结构化数据,快速预测就业需求,掌握即时市场趋势,定位职业技能缺口,帮助职业培训机构根据雇主的需求调整课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节供需失衡状态。

    实践中,部分国家和机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就业服务。如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定期对在线招聘广告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当下来自劳动力市场的、直接的就业岗位需求和数字技能需求,同时还将在线招聘广告要求与高校课程进行横向对比,为高校数字技能相关课程的设置和调整提供支持。新加坡政府资助的就业指导平台“我的未来职业”,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多个求职网站的实时劳动力市场信息。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了“职业展望”和“技能匹配”工具,不仅提供不同职业的就业前景、薪资水平和所需技能等详细信息,还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青年求职者提供劳动力市场趋势预测和技能需求的实时信息,帮助求职者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和培训选择。

    人工智能技术还能通过全面的技能剖析和高效的工作匹配系统帮助青年将自身职业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结合,提高青年就业效率。英国和爱尔兰联合推出的在线指导平台“People Hawk”,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一方面捕捉求职者的实际技能和经验,创建以技能为重点的数字职业档案,帮助青年更好地向学校和雇主展示其能力;另一方面帮助青年匹配合适职业,并协助青年完善简历,搭建青年与雇主沟通的桥梁,既提高了雇主找到合适候选人的概率,也帮助青年成功就业。

    引入数字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护航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定位模糊和就业观念偏差,也是造成青年就业难的原因。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有助于青年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尽早做好职业准备。为加强青年职业生涯教育和促进青年就业,一些国家尝试建设职业指导数字服务平台,为学生、家长、学校、雇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爱尔兰教育与技能部推出的“职业门户”网站整合了最新的职业信息、课程信息、奖学金信息和职业评估工具,为青年提供每日职业新闻。2022年,爱尔兰近一半的人口访问过该网站,它已成为职业指导人员和求职者日常使用的工具。挪威政府推出的“职业与教育”门户网站,提供职业描述、培训课程库、成绩计算器、寻找学徒机会、工作指南等多种数字工具,帮助青年了解挪威的教育体系、工作录用情况和劳动力市场前景。西班牙在线职业指导平台“Xcelence”为青年提供在线评估工具,评估完成后,平台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个性化报告,内容包括求职者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等。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来模拟各类职业的真实工作场景,串联职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式体验,帮助青年探索未来职业方向,熟悉未来工作场景,掌握未来工作技能。加拿大的“虚拟现实职业模块”让青年无须离开教室,就可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体验超过25种不同的职业。虚拟现实技术为青年提供逼真的工作环境,让其置身其中完成几种职业的常规任务,这种体验式学习能够帮助青年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法国“职业探索”网站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联通青年与职业世界,该网站提供80个沉浸式工作模块,涵盖20个专业领域,供青年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拓宽他们的职业兴趣和抱负。

    青年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会产生职业定位和规划、能力提升、优势探索、职场适应等问题,专业的职业咨询服务必不可少。美国“职业村”网站致力于解决青年的职业困惑,青年可以在网站询问任何职业问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网站会匹配与该职业问题最相关的专业人士来为青年提供个性化回复。西班牙开发了“奇点专家”在线平台,依靠复杂的算法,综合考虑50个职业维度,为青年提供关于未来职业和学术道路的定制化建议。英国“CiCi职业聊天机器人”为青年提供全天候、专业、保密的职业信息和建议。该机器人还可以嵌入学校的职业指导网站,成为学校的专属生涯导师。

    发展微证书以推进非正式职业技能学习和认证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和认证方式,微证书是联合国《2030年教育议程》中倡导的灵活学习途径的典型代表。不同于学位、文凭等“大证书”,微证书是对学习者在某一狭窄学习领域取得学习成果的记录,具有学习时间短、学习方式灵活(以在线学习为主)的特点。微证书可以更快速地响应劳动力市场需求,使个体以更快、更灵活、更低成本的方式提高技能和接受再培训,有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的技能供需矛盾。2020年起,新西兰政府认可除学历以外的技能认证,并在《2020年教育和培训法》中针对微证书作出具体的修改和增补。同年,澳大利亚宣布成立全国性的微证书学习平台,并发布国家微证书框架。2021年,西班牙将微证书纳入正式职业教育培训。加拿大安大略省加大虚拟技能认证的预算,并设置“微证书挑战基金”,提供快速培训方案,以助力青年就业能力提升。欧盟理事会2022年6月通过《关于欧洲终身学习和就业微证书方法建议的理事会提案》,建议欧盟成员国尽快行动起来,创建微证书生态系统。

    当前,微证书被普遍用于正在经历快速技术变革或受社会变革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如信息通信技术、制造、工程、服务、卫生和教育等,以更好地提高教育培训的社会相关性和市场响应度。事实证明,微证书对于提升技能培训参与率、引导青年从事新兴行业、缓解技能短缺等有很大帮助。例如,当前澳大利亚微证书发放数量最多的领域是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科学和技术服务、教育和培训,与澳大利亚就业的长期结构性趋势一致,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年的技能培训需求。在新西兰,工程和相关新兴技术领域如电动汽车电池维修、信息通信技术的微证书数量占比近1/4,推动了青年从事新兴行业的工作。

    在微证书课程学习和认证中,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开设微证书课程的在线教育平台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课程适配度。如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和Andela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提升建议和培训课程。巴西在线教育平台Revelo进一步整合在线教育数据和就业平台数据,以提升技能评估和反馈建议的准确度。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微证书的识别和认证当中,如欧盟推出的欧洲通行证平台被纳入“欧洲数字凭证基础设施”,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学习者数据的储存、共享、交换和验证,辅助微证书在招聘过程中得到认可。

    (作者单位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教育研究中心。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青年项目“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慕课学习成果认证的机制与政策研究”[B2021002]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