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非遗文化浸润学校美育
罗慈花 宋鑫

    6月8日是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美育精神,为处于当今时代的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千百年前的文化之美,提供了良好载体和生动教材。非遗是中华先民们天才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展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育精神的体现。非遗进校园、融入高校美育,是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重要举措,对于强化高校以美育人功能,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理解力、审美感知力和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非遗进高校,为高校美育提供重要载体和生动素材。高校美育课程对美的阐释和大学生对美的感知,都需要借助具体事例作载体,或文学作品、或歌舞表演、或工艺美术作品、或传统工艺技艺等。而数量众多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既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育精神,又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活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等特点。非遗审美类型多样,为高校美育课程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美育教学素材,且不易受时空因素制约,有利于形成各地高校的地域特色,彰显文化多样性,传递独特的审美价值。

    非遗融入高校美育,是以中华文化之美引领当代大学生增强文化理解力和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非遗具有深厚的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着整个民族的集体意愿和审美追求,成为一个民族的特定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因此,对于回答“我们是谁”,对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非遗是“最有意义的东西”。中国已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昆曲、京剧、太极拳和书法,到端午节、二十四节气、中医针灸和传统制茶技艺等,种类多样,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将非遗项目融入高校美育课堂,有助于让当代大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体悟数千年中华文化之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非遗融入高校美育,是以千年非遗之美涵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操。非遗代表性项目有的饱含着高尚的传统美德和深厚的民族精神,既能浸润心灵,又能培养家国情怀,如民间文学和表演艺术等;有的承载着社会的道德取向、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既能教人向善、引领道德风尚,又能凝聚人心、强化民族意识,如传统节日和传统民俗仪式等;有的展现了古代精湛技术和造物思想,彰显了古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非遗项目融入高校美育课程,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坚守正确价值取向和良好道德风范,充分发挥非遗的社会价值和德育功能。

    用非遗文化丰富高校以美育浸润学生的课堂主阵地。高校要把非遗文化资源作为高校美育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大力开发以非遗文化为内容的美育课程,丰富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讲述非遗故事、传播非遗观念、明确非遗地位,深入挖掘非遗的深层次文化价值和美育精神,传承非遗文化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要注重非遗文化课程的内容多样性和特色性,注重民族性与世界性、高雅性与通俗性的完美结合,教学内容中既要有像昆曲、京剧、古琴、云锦和缂丝等尽显高雅风尚的项目,也要有如剪纸、年画、皮影和秧歌等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内容,让学生在美育课堂上感受到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合奏”。

    探索更多元的非遗美育实践教学模式。高校美育需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中不断成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构实物教学模式,在学校设计非遗展示和教学场馆,学生可以在这里领略先人的审美智慧、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系脉络。此外,学校要积极用好非遗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与当地非遗工坊建立合作机制,通过实际体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传统技艺的本源,亲身体验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蕴含其中的美学,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增进对美的理解和鉴赏。

    加强非遗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深入挖掘校内已有教师资源,通过转岗和进修培训等方式扩大非遗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同时加大外引力度,把引进高层次非遗教育教学师资纳入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范围。还可以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和民间绝活手艺人等在高校设立传承工作室,通过课程讲解、带徒授艺、现场展演、共同研发和建设课程等方式,充实高校非遗美育的师资力量。要加强非遗领域的学术研究,提高学校在非遗领域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以数字赋能提升高校非遗美育教育教学效果。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展示非遗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项目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等。同时也可让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亲身体验非遗项目,例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和传统美食制作等。此外,学校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和传承,进行非遗传承人的智能筛选和非遗资料的数字化管理等工作。

    (作者单位系湖州学院,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湖州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遗口述史料征编与数据库建设”[24NDJC02Z]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