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干好“老本行”:
行业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之路
汪俊斐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行业特色大学要坚持“老本行”的特色发展之路,以特色的教育来支撑特色经济发展。科学理解干好“老本行”的深刻内涵,有助于更好推进行业特色大学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行业特色大学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守正创新,彰显特色优势,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担当和作为。

    干好“老本行”是行业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行业特色大学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独特作用,作出积极贡献。行业特色大学在发展进程中有着深厚的行业文化底蕴,这是行业特色大学坚持围绕“老本行”办学治校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源。

    干好“老本行”是行业特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行业特色大学在与行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注重把行业的精神特质、作风形象等充分融入大学办学治校过程。这种文化特质是高校与行业交融的产物。行业特色大学以行业特色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为行业提供支撑,并以学科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是行业特色大学“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体现。

    干好“老本行”是行业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导向,突出了面向需求、强化特色、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一流人才的要求,这为行业特色大学建设提供了争创一流的历史契机。立足新时代,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是行业特色大学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行业特色大学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不贪大求全,坚定不移干好“老本行”,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准确理解把握干好“老本行”的重要内涵

    干好“老本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发展,而是坚持特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行业特色大学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发挥传统特色优势学科的影响力,又注重赋予传统特色学科以新的时代内涵,在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基础上积极发展交叉学科,赋予传统特色学科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生长点。

    干好“老本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行业特色大学干好“老本行”,体现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即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教育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服务行业发展中,即组织契合行业发展需求的科研团队人员参与服务,又在服务行业过程中培养人;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即坚持面向学科需求、行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育,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干好“老本行”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建设成效。分类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大学坚持干好“老本行”具有多维评价标准。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坚持需求导向,聚焦行业发展新需求;另一方面,又要积极为行业发展供给核心技术,不断引领行业发展,实现行业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行业特色大学干好“老本行”的实践要求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行业特色大学要把干好“老本行”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全过程。

    一是在坚守中深化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大学要把坚守“老本行”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科学制定战略发展规划、谋划阶段发展目标。行业特色大学要始终坚持办好特色主干学科,打造“双一流”学科,筑牢立校之基。行业特色大学可设立高校发展规划战略咨询委员会,吸纳行业有关高端人才,为学校战略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并对国家战略需求、地方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现实需求进行及时反馈,助力行业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双向互动、行有所向。

    二是在融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大学要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聚焦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以系统集成的原始创新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鲜明的行业导向,积极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大学可以通过联合开展行业技术难题攻关、联合举办行业发展论坛、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培养行业特色师资、促进毕业生到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等方式,促进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三是在共建中赋能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大学要主动寻求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部门的共建支持,形成常态化共建共商机制,汇聚多方建设合力。要推进共建机制有效落地,在政策、人才、资金、行业资源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行业特色大学系统性支持,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实现行业特色大学在提升办学层次、做强优势特色学科、提高科研水平、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有效发挥其对行业发展的积极贡献。

    四是在践行中优化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大学要积极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使命。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培养途径、质量评价方式和条件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培养契合行业需求的人才。要开展有组织科研,解决行业科技难题,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把对接行业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社会服务的要点。要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发扬优良传统,引领行业和社会发展。要创新机制,推进国际合作交流,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通过外派深造和引进国外智力方式,推动人才交流合作,提升特色学科、特色大学建设水平。

    (作者系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与仪器学院党委书记、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计量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本文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课题“计量测试学科专业建设研究”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