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以“智”引领 以“美”育人
——辽宁省新民市胡台学校推动智慧教育与美育融合发展
吴晓春 刘元正 鄂福常 贺宏波

    教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学生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展示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在辽宁省新民市胡台学校,一次次基于智能技术的教与学的新实践正在加速上演。学校秉承“以智引领 以美育人”的核心理念,积极践行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将智慧教育与美育有机融合,探索出了独具学校特色的发展模式,为新民市教育高品位发展提供了“胡台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

赋能学校高位发展

    智慧校园如何建设?教学手段如何丰富?

    胡台学校在新民市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高速、稳定的5G校园网络,实现了校园内外信息的互联互通。今年年初,学校对智慧教室和录播教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在每个教室中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为师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引进和整合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沈阳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各类学科资源库等,为师生提供了更智能、更便捷的学习途径。

美育课程构建

助力学校提质增效

    作为新时代课程育人的具体实践,美育课程聚焦课程中的审美元素,从美出发,向美而行,使美育成为课程育人的内在支撑力量。

    学校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学生需求,开设了非遗葫芦烙画、剪纸、铜版画、手工艺创作、非洲鼓、传统经典诵读、创意手工等多门美育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支持美育专任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比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023年,学校与沈阳化工大学辽宁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项目”联合,进行为期一年的美育教学精准帮扶,定期聘请化工大学专家来校授课,开展了“色彩之美——儿童水彩画”“曲裾深衣——手工传统服饰制作”“当拓印遇上青花瓷——拓印画制作”“青青光影——少儿影像作品赏析”“我在校园里写诗——诗歌创意写作”等特色美育课程,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

    学校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多个美育社团,如国艺社团、手工创意社团、古韵新晖社团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

智美教育融合

领航学校新式课堂

    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智慧教育与美育教育如何有机融合,让课堂独具吸引力?

    学校鼓励教师利用智慧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美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美育课程、在线艺术展览等活动,实现师生、家校之间的实时互动和交流;引入平板和希沃5.0智慧课堂系统,用于美术课堂的教学。美术组教师利用平板进行备课、上课和互动,通过屏幕巡视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利用投票功能评选优秀作品。教师还可以设计连线、翻翻页等小游戏,增强课堂趣味性。平板与希沃5.0的应用使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提升。同时,教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

师生共赴未来

奏响校园优美和声

    让科技与艺术和谐共舞,让智慧与美感交相辉映,让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胡台学校通过智慧教育与美育的融合实践,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在美育课堂中,学生走到学校的各个角落,随手记录校园四季的美景,创作照片、彩泥、沙画、剪纸等作品。学校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展示平台,学校的走廊文化墙张贴着学生的创意作品、学校美术社团的陈设由学生亲手完成,学校的智慧美术作品展也由学生独立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展“智慧引路,艺术搭桥”与“文明春风‘五进’”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先后被北斗融媒和中国新闻网报道。

    学校教师在参与智慧教育与美育融合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多名美术教师踊跃报名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第二十一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融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2021年辽宁省信息与通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创新展示评选活动教师创新课堂项目三等奖,多名教师在市区级的基本功大赛中获得“教学能手”称号。尤其是青年美术教师杨丽娜,坚持利用智慧化教学手段,传承和推广非遗葫芦烙画,成为学校智慧教育与美育融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胡台学校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实践,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宽广的舞台,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更在美的熏陶下,培育出一颗颗充满智慧和美感的心灵。未来,胡台学校在“以智引领 以美育人”的指引下,必将行稳致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吴晓春 刘元正 鄂福常 贺宏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