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一中学
以实践教学增强高中化学教学实效
王丽红

    根据高中化学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教学需要以真实问题情境为载体,引导高中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从而达成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深刻变革传统教学观念,并采用相对先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化学。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一中学化学教学组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及时引入实践教学,对现有教学方式作出科学调整,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

创设实验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化学是身边的自然学科,存在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鼓励着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去创造,吸引着学生去验证、去探索、去创新。近年来,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一中学加强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在了解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创新化学实验教学设计。通过创设实验情境,不断创新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

    在新的高中课程中,化学实验教育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深入了解化学理论,提高实验意识,理解“为什么”和“如何”,将为学生未来的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经过集中研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一中学确定化学教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验证物质的性质、验证实验设计的教学思路。通过改进理论思维课程,改进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验中加强理论研究和思考。例如:二氧化氮能与水发生反应,能否被水吸收?若要被水完全吸收,需要补加什么试剂?实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使更多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掌握相关化学反应的原理,从而探求化学反应背后的化学知识。

创新教学方式

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在实际探索中,为提高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一中学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和化学生活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化学生活化使学生完成从被动“要我学”到主动“我要学”的“破冰”蜕变,努力开创教与学的高效学习模式。针对科学探究,学校安排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室中完成,最终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收获。

    例如:在“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中,通过课前布置小组作业,提示学生收集厨房液态调剂品营养成分,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经过讨论,学生提出疑问:为何课本上要先将氯化钠溶解在烧杯中,然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而不是直接将固体转移到容量瓶中?教师现场提示,这是由于固体不便于直接加入容量瓶中,不便用玻璃棒在容量瓶中进行搅拌;固体或浓溶液在溶解稀释时会有热量变化;容量瓶受热或冷却会影响容积;容量瓶遇到骤冷或骤热会爆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溶液配制,在交流讨论及实验过程中,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也随即生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创新实地探究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生产环保情境呈现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污水处理正是其中之一。以2024年为例,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节水意识,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一中学把化学课堂搬迁到工厂实践中,组织高中学生赶赴本地水务公司,深入学习了解污水处理的原理和流程。在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学生们首先观看了污水处理视频短片《水精灵历险记》。短片以“水精灵”的视角,生动而有趣地描绘了“水精灵”在污水处理厂经历的处理净化过程,形式有趣,内容丰富,让学生们基本了解了污水处理的步骤和操作原理,对污水处理的过程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以清晰的思路继续接下来的参观。

    接下来,学生们戴上安全帽,做好安全措施,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进入污水处理厂区。从进水口开始,学生们沿着短片中“水精灵”走过的路线,实地参观了每一道净水工序:学生们走过粗细格栅,看到了污水中的垃圾和沙粒的分离;走过生物池,了解了生物和化学知识跨学科融合;走过了二沉池,了解了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实地观察,学生们亲眼见证了污水由浑浊变清澈的过程,对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深刻认识到了化学知识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

    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一中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课堂和生活课堂的教学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化学学习欲望。下一步教学中,学校将进一步开展实践教学,真正增强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推进化学生活化,真正给学生带来“学以致用”的体验感。(王丽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一中学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6/12/11/ZGJYB2024061211_b.jpg 11 中国教育报 12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