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预防近视要重视脊柱侧弯带来的隐患
钟立

    经常听亲朋好友抱怨:孩子坐姿不端正,做功课一段时间就东倒西歪,头距离书本越来越近,家长提醒后不久又回到七扭八歪的坐姿。不少家长以为,是孩子学习压力大、疲劳带来的身体姿态问题,殊不知,极大可能是孩子远视储备不足,视力不良了。研究发现,近视是孩子坐姿不良的主要诱因,脊柱侧弯与许多眼部疾病存在高度关联性。

    2001年,法国科学家将75名有视力障碍的10至11岁儿童和728名视力正常的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人员使用标准的脊柱侧弯测量方法,通过X光片和亚当测试进行筛查对比,结果显示:有视力障碍的儿童,脊柱侧弯的风险是对照组的2倍,另外,18名脊柱侧弯的儿童还伴随斜颈。研究者认为,斜颈可能是为了弥补视觉障碍,从而导致了脊柱侧弯。

    通常当出现近视或其他眼部问题时,为了保持视物正常,我们的身体姿势会进行一系列调整,如近视者会习惯性将头探前看书或走路,而双眼不平衡的儿童青少年会产生高低肩或者骨盆侧倾,进而形成不良姿态,久而久之变成习惯,产生肌肉记忆,导致脊柱侧弯发生或恶化。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预计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其中大部分脊柱侧弯的孩子,均属于特发性脊柱侧弯,早期的特发性脊柱侧弯引起的外观异常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如果孩子出现腰背酸痛、走路、站立、坐姿异常等情况,可拿手指在孩子的背部沿棘突向下划,如果划出的轨迹不是直线,可怀疑为脊柱侧弯。

    家长也可自行在家中做简单自查,如双肩是否等高、双肩胛是否等高、胸或腰部是否向一边侧偏、女孩乳房两边是否等大、腰部是否有皮皱。如有上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拍一张脊柱全长X线片。

    不良的坐姿和站姿是导致身体姿态异常、不良脊柱健康风险的巨大隐患和诱因。研究显示,身体姿态异常者的近视发生率比身体姿态正常者偏高。异常的身体姿态还有可能造成骨骼肌肉系统的器质性改变,对于处在快速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危害较大,可能成为脊柱侧弯的高风险致病因素。

    而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或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改善肌肉功能。如增加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练习,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习惯,可预防身体姿态异常,亦可部分抵消身体姿态异常引发的近视发生风险。也正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7岁—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提出,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天累计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宜不少于70分钟,其中每天至少应进行1次持续10分钟或以上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同时每周宜进行不少于3次的增强肌肉力量和促进骨骼健康的抗阻运动。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天其他用途的视屏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培养良好的坐姿习惯、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保证营养的充分摄入既有益于近视防控也有利于改善脊柱健康。从预防近视到关注脊柱侧弯带来的隐患,更让我们意识到多病共防的重要性。今年3月,教育部就提出要坚定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年”为牵引,综合施策,对学生群体近视、超重肥胖、脊柱侧弯、心理健康问题等多种疾病或健康问题,通过增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和早睡早起、规律生活、均衡营养、加强亲子交流等行为与环境干预,可实现学生常见病的多病共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分会副会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