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下教学评价怎么改
—— 以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为例
何莹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正在进行拆装发动机实训。(资料图片)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赛道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3000万辆大关,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连续15年雄踞全球第一大市场。同时,产业结构加速升级,需要更多适应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了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汽修人才,必须对现有的汽修专业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为此,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对教学评价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首先,改进原本教科书中课程的章节授课方式,采用项目授课法,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之后结合每个项目的评价,综合给予学生课程的考核成绩。其次,根据培养方案,结合实际进行课程改革,根据中职生的特点,重点培养其动手能力,使实践课程多于理论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一般过多注重对专业技能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缺乏全面综合素质评价。其次,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其中理论科目考核为在课程结束后对全部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形式为传统的试卷考核。实操课程考核课程需要掌握的所有实操项目作为题库,采用随机分配法,每人独立完成一项实操项目,最终教师依据学生的最终实操项目表现进行评分,而实操考核重点也是考核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整地完成考核项目。最后,汽修专业教学评价对学生考核缺少相关内容的过程考核,只侧重结果考核。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针对以上现状和问题,结合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与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要求,探究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评价改革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索。

    优化理论课程教学评价

    理论教学是汽修专业的基础,只有掌握牢靠的理论知识才能精进汽车维修技能,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优化。第一,带课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经常与企业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多参加校企合作培训,深入企业现场学习,确保授课知识与汽修行业的发展同步,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一线需求;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例教学、课堂互动头脑风暴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建立完善的理论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学生平时成绩档案,不再只是将课堂出勤和按时提交作业作为过程性考核重点,设定专业及非专业素养测评点,加入课程思政考查点,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理论知识点掌握程度、职业素养培育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理论课期末考核方案,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应遵循课程专业教学标准,并把职业岗位技术标准、职业技能大赛评分标准融入其中,完善期末考核试卷的内容。期末总评成绩应扩大平时成绩占比,缩小试卷成绩占比,多关注理论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联系。

    优化实操课程教学评价

    就汽修专业教学整体而言,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故加强实践环节考核是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建立实践考核标准,明确考核要求和评分标准等办法。由于汽修行业具有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因此,在考核标准中引入这些标准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训课堂中引入行业标准和规范,并建立与行业标准相符的考核标准,以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我们的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所以培养的学生能否符合企业的需要是检验中职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因而学校在设置考核评价测评点时不能脱离企业一线的需求,应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考核标准中引入企业品牌文化及员工培养发展中良好的职业和技能素养的要求,深化教学评价改革,而且这些要求要随着行业发展不断调整。因此,考核标准中测评点的设置一定要有企业技术专家的参与意见。最后采用多样化的实践考核方式,如技能操作考核、项目完成考核等。同时注重过程考核,不再单一地以最后考核结果为标准,而是严格按照企业工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考核。在工单中加入8S标准、专业和非专业素养考查标准等,做到培养全面的技能型人才,落实德技并修、立德树人、育训结合等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的要求。

    推动评价方式多元化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潜力与学习兴趣,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汽修专业的多元评价体系应注重学生实操技能、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的培养。首先,在多元评价体系中应结合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引入自我评价、互评等评价方式,形成综合评价的形式,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其次,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新时代的教育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展自身特长,培养独特的才能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学生档案及有效反馈机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成果及反馈结果,教师及时指导并记录入档案,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缺点,及时调整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引入企业评价机制,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与企业合作引入实时更新的评价机制。把学校培养方案与企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和标准,确保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建设多维教学评价平台

    随着新时代教学评价改革的深化,逐步完善以教学评价覆盖教学全过程,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结合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需求,依据汽修专业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专业及非专业素养标准和企业专业人才需求,建立多维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网络各种成熟平台,比如中国大学慕课、云班课、职教云等,搭建师生线上和线下互动媒介。这些平台操作简单、功能全面、可操作性强及界面简洁便于本校使用,既能满足日常课堂教育教学,同时可以记录学生课堂参与度、课程资源学习情况,便于教师记录课程表现情况,任务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可以实时采集过程性评价中的阶段性数据,形成过程性的评价结果,与最终期末评价结果共同组成学生本门汽修专业课程的评价结果,从而建立每名学生本门课程的教学评价电子档案,便于学生及时查看自己的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对改进结果进行反馈,能确保课程教学评价的过程、结果透明公平并有据可依。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加入平台管理,企业可以实时传入一些行业动态、新技术、新技能及需求,并对学生表现及任务的完成情况,按照企业对员工培养的要求进行评价,最终打造成多维多元学生课程教学评价的数据库,实现新时代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改革。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职业技术学校)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