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非凡答卷·教育故事
我1992年参加工作,做思政课教师已经有32年了。这些年,我亲历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发展变化,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感触颇深。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中间就包括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巨大变化。
变化之一是教师数量配齐。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过去只有二三十名教师,通过引进、招聘、转岗等“组合拳”,优选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2018年以后增加了将近50人,很快学校就达到了1∶350的师生比配备要求。比如我所在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2010年前后只有不到10名教师,现在已增加到24人,其中包括7名教授、13名副教授,博士比率达到80%。从学校层面看,目前安徽师大有专职思政课教师108人,整体博士比率为75%,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62%。这样的变化,在安徽省内各高校中是普遍发生的。
变化之二是教师质量提升。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政治站位、理论深度、实践积淀、教育教学能力等,无不影响着思政课建设质量。为此,安徽师大针对思政课教师队伍专门建立了“基础培训—常规培训—专项培训—高级研修”四级培训体系。具体工作中,我们通过月度集体备课、支持教师参与各类比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推动、支持教师完成国家社科、省级社科项目,编写教辅材料等方式,提高科研质量,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安徽师大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将依托重点平台,在更大范围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提升。
变化之三是教师地位提高。在我参加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待遇有差距。而现在,无论是科研项目、职称评审还是待遇补贴,思政课教师都能获得相应的单列和倾斜。过去不少思政专业本科生会选择转到其他专业,而现在都是其他专业学生转向思政类专业。作为师范类院校,安徽师大的办学定位就是为一线培养优秀教师,现在可以说,未来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拥有了生生不息的“泉眼”。
很多人都问过我,为什么坚守思政课讲台30多年,坚持运行“丙辉漫谈”师生思想交流平台。其实我也有疲劳、想打退堂鼓的时候,但是因为学生需要,我就去做,这是教师的责任。大学是人一生中非常迷茫的时期。我曾在身处这样的迷茫时,受我的老师影响,从中文专业转到了思政专业。我充分相信,思想可以塑造和改变一个人。这些年,我们统筹推进建设现场版、网络版、实践版3种形式的“丙辉漫谈”,开展专题讲座380余场、解答学生问题1万余条,受众30余万人次;撰写网络笔谈50余万字,受众3000多万人次;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实践累计200余天,徒步毅行5000余公里,参与师生有500余人次。这些工作也确实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职业价值和作为人的社会价值。
今天的大学生主体是“00后”,他们生活上无忧无虑,但在学习上压力特别大,最需要思政课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特别是“80后”“90后”教师,素质普遍提高,面对当下思政课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学生的切身需求,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而他们的压力在于如何持续不断地实现能力进阶,以适应越来越“平视世界”的“网生一代”。
思政课教师队伍这些年来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真抓实干。
今天,思政课教师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干事创业环境,我对我们的队伍充满信心和底气。
【相关链接】
2022年
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
1∶350、1∶200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5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数量增长迅速,综合师生比总体达到国家规定的1∶350、1∶200标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配备率基本达标。
(本报记者刘亦凡采访整理,记者王志鹏对本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