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为共育提供充足动力
“互嵌互惠”形成共育机制
记者 宗河

    ■共同为孩子们打造健康快乐成长的“大本营”

    本报讯(记者 宗河)近年来,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在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中认识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密不可分,共同组成一个教育整体。为此,学校于2023年成立了南开区首个“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指导站”,为校家社共育提供充足的动力,做了以下探索与实践。

    确立“互嵌共赢”的共同体理念,让“共育”同心同向同步。学校充分发挥先进理念的引领作用,树立“互嵌共赢”的校家社共同体理念,激活校家社各主体之间的作用力。让家长参与学校事务,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最终融合并成长为教育责任共同体,进而实现“1+1+1>3”的效应。

    建立“互嵌共守”的制度机制,让“共育”生机盎然。学校已构建起相互支持、相互参与的育人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包括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三级家委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学校重视借助青少年校外活动相关的社会组织,搭建学校和社会合作育人平台,如建立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科技馆)校合作基地,建设科普实践基地等。

    精推“互嵌共融”的活动项目,让“共育”枝繁叶茂。引进社会资源,开展丰富体验活动。国家安全日,引进南开消防救援支队进行消防安全体验活动。引进津药达仁堂第四代传人的中医药“非遗”团队、京剧名家张克戏曲团队等,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开拓视野。

    优化“互嵌共享”的教育资源,让“共育”欣欣向荣。学校创造条件,开放教育资源和公共设施为社区服务提供场地支持;社区为学校提供活动阵地,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中,校家社共育提供无限“能源”。

    创设“互嵌共生”的品质课程,让“共育”硕果累累。该校建设“链条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容体系。目前,该校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分别签订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协议,立足学生成长规律,深入实施推进一体化共建。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