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砥砺深耕 躬行不辍
——安阳工学院机械类专业特色建设纪略
赵卫兵 王飞

    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安阳工学院机械类专业通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提升专业发展内涵,走出一条卓有成效的专业特色建设之路。

    实施导师制项目化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新经济对传统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机械类工程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技术知识,拥有跨学科综合能力,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机械类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学生从大一就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业导师,开展阶段性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业导师不仅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还可以选择以企业真实工程实例及真实的岗位工作要求,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式实践教学。目前机械专业全部学生均分配了学业导师,基于工程实践的项目化教学实现了全覆盖。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打造了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开展工程教育认证

    构建全新课程体系

    通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类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的应用与推广,引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等,构建了“四平台+八模块”的课程体系。“四平台”即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实践创新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八模块”即通识必修、选修模块,学科基础必修、选修模块,以及专业必修模块、创新实践必修模块、智能控制模块、机械制造选修模块共八个课程模块。机械类专业结合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践行“四平台+八模块”课程体系,实施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任课教师“五位一体”协同育人学业指导机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了OBE理念下的“三循环”教学体系,即面向产出的反向设计循环、正向实施循环,以及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循环,有效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加强产教融合育人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机械类专业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与企业共建河南省现代重点产业学院——高端康复医疗器械现代产业学院,该学院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建立“4+3+1”精准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1—4学期接受通识和基础教育,以专业培养为主,产业参与为辅;5—7学期进行项目制学习,实施产业培养方案;8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专业与企业通力合作,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均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学生可根据专业需要进行考察、调研等体验式学习,还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轮岗实习,体验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和作业过程,提前熟悉与专业相关的各个岗位。为保证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达成,专业与企业根据人才定位,联合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面向学生开放,用于培养实践能力,为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进入社会工作奠定基础。学校与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河南省高端康复医疗器械现代产业学院;在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车公司、安阳鑫盛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河南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为机械类专业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场所,帮助学生完成课程实践教学、毕业实习等。

    经过四年培养,学生择业和考研竞争力显著增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初次就业率高达90%以上,许多毕业生如今已是企业骨干,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在安阳工学院机械类5个专业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专业。“材料力学”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数控技术”等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汽车构造与原理”等1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汽车服务工程虚拟教研室被评为河南省虚拟教研室。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引导教师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崇高品格,教书育人,开拓创新,甘于奉献,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先进制造教师团队”被认定为第三批“河南省本科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安阳工学院机械类专业将继续优化专业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和社会经济生产持续输送高素质人才!

    (赵卫兵 王飞)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