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乡村教育如何跟上城市步伐,请听南北两位局长的对话——
解题“城乡教育一体化”
本报记者 唐琪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科创社团的学生对人形机器人进行编程调试。通讯员 周洪峰 摄
扫码观看局长访谈视频

    区域简况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位于赣江西岸,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区域面积3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3万,义务教育学校38所,在校学生6.4万余人。围绕“打造全省一流教育、唱响学在红谷滩品牌”目标,红谷滩区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共同体建设,积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打造生·动课程体系,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山东省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南北地势狭长,东西地域偏窄,中心城区和沿海乡镇学生较多,内陆乡镇和市郊乡镇生源较少。围绕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荣成市借力创建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契机,补硬件短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师资均衡,推动城乡教师交流;提专业技能,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主 持 人:本报记者 唐琪

    访谈嘉宾:

    汪海燕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委教体工委书记、区教体局局长

    刘志刚 山东省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从区域层面来看,城乡一体化的难点在哪儿?结合实际情况,区域层面如何因地制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更合理地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让更多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本期我们邀请到两位嘉宾,共话城乡一体化的区域实践。

 

 城乡一体化难点何在

    主持人:两位局长好!今天我们聊聊城乡一体化的话题。在不同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不同的。从你们所在的区域层面来看,城乡一体化的难点在哪儿?

    刘志刚:主持人好。荣成市属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地势南北狭长,三面环海,所有乡镇距离市中心的车程均不超过1小时。由于全市5万名中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的交通都采用政府购买校车服务的方式解决,荣成市不存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但近年来,随着城镇集约化和沿海经济发展,荣成的外来务工人口增多,学生数量持续增长,师资老化、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前几年,我们虽然采取了局部教师调配、新教师补充等举措,人员流动了起来,但乡村学校发展成效并不明显。对前几年的荣成来说,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难点在于乡镇师资水平不高、乡镇教科研水平不高,影响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汪海燕:红谷滩区的难点在于城乡教育存在较大差距,需切实提高乡村教育发展水平。具体表现在:教师队伍不够强,教育理念不够新。

    从教师配置来看,主要是结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任教师比较短缺。红谷滩区农村学校在岗教师共473人,拥有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共43人。从业务能力来看,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还不高,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表现不突出。我区农村学校现拥有区级学科带头人及以上学术荣誉的教师仅13人,占比仅为2.7%。从教师精神状态来看,有教师存在“躺平”心态,进取精神不足。2023年,我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对30人以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进行撤并优化,在对乡村学校富余教师进行安置的过程中,因害怕承担城区学校高强度的工作,出现了不少教师选择留在乡村不愿进城的现象。

    教育理念方面,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学校特别是地处偏远的乡村学校不能及时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不能及时更新学校办学理念,在结合乡村地域特点、凝练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上与城区学校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在日常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

如何提升乡村教师综合素质

    主持人:两位局长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城乡一体化,主要难点在乡村。结合实际情况,区域层面如何因地制宜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

    刘志刚:2019年以来,荣成市在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上,主要在三个方面聚力、发力。一是“换头雁”力促乡村学校“挺起腰”,把优秀的干部放到乡镇学校的关键岗位上,带动大家干事创业;二是“出实招”吸引乡村教师“留得住”,拿出一些激励措施,鼓励乡村教师驻守乡村教育一线,热爱乡村教育事业;三是“破盲点”助力乡村教师“教得好”,通过多元化的精准培训,提升乡村教师综合素养,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2024年,荣成市成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

    汪海燕:近年来,红谷滩区聚焦“办好每一所校(园)、成就每一个孩子、幸福每一个家庭”的目标,持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强化办学经费保障;推进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建设义务教育城乡发展共同体,用城区优质学校带动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

    主持人:乡村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最终要看乡村教师,两位局长也都提到了带动提升乡村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请先具体谈谈这方面的举措。

    刘志刚:好的主持人。帮助乡村教师教得更好,首先要回答为什么乡村教师教学水平还不够好。多年来,乡村教育的落后与乡村教师自身教科研水平不高有很大关系。乡村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虚化、浅表化问题,一直以来是各级教育部门头疼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组织实施了全体教研人员“3+2”驻校制度,即每周3天在基层学校上课、教研,2天回单位办公,全面推动教科研中心下移,向农村薄弱学校靠拢。驻校期间,基层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主动点单教研员。而下沉一线的目的,就是通过教研人员引领不同课型的建构路径,引导基层教师明确课改方向,带动教师专业成长。2020年,荣成市成立了全省首个县级市教师成长学院,围绕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中层贯彻执行力和教师发展原动力,以关注差异、订单式服务的方式,落实教师全员精准培训200多批次、6万多人次,全面提升教师综合业务素养。近3年来,全市共培育了11名齐鲁名师、名校长,15名威海名师、名校长。今年以来,我们还借助与齐鲁师范学院合作的机会,建立了常态化校际交流和跨区域联合教研机制,虚心向全省教师教育联盟的兄弟县市学习,组织外出培训60多场,构建教师教育成长新体系,推动了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汪海燕:我们也非常注重乡村联片教研。出台《红谷滩区乡村学校联片教研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区教师发展中心—片区联合教研组—学校教研组”三位一体的教研工作机制。每所乡村学校牵头一个学科,选派一位教师专门负责对接联片教研工作;每个学科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联片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至少安排一名乡村教师上研讨课,推动乡村教师在深度参与中获得专业能力提升。乡村连片教研形成了“城区教师带动引领、乡村教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对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3个乡镇的乡村教师获得国家级奖项1次、省级奖项16次、市级奖项40次、区级奖项64次。

    此外,红谷滩区着力推动建设义务教育城乡发展共同体。按照统一安排,由南昌市育新学校九龙湖新城分校牵手帮扶生米中学、生米中心小学,实验学校牵手帮扶厚田中学、厚田中心小学,碟子湖学校牵手帮扶流湖中学、流湖中心小学,腾龙学校牵手帮扶流湖义渡学校,探索推进组织管理系统化、教师轮岗制度化、教师研训一体化、学生交流常态化、优质资源同步化、考评机制捆绑化。为此,我们在部分乡村学校探索实行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同一法人治理,比如由实验学校校长、腾龙学校校长分别兼任厚田中学、流湖义渡学校的校长,推动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共同发展。

    刘志刚:我补充一点,提高乡村教师水平很重要,但区域层面也要强调“出实招”吸引乡村教师“留得住”。如何留住好教师,荣成市拿出了“留心”的实招。2020年教师节,荣成市把关爱教师激励政策纳入了《关于促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激励关爱、乡村补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有突破创新,让坚守乡村一线的广大教师看到了乡村教育美好的明天。每年4月份,我们都会从教育发展基金中拿出10万元,对50名乡村优秀教师集中表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00名乡村优秀教师获“永怀乡村教师奖”。近年来,我们还坚持把关心关爱教师生活放在第一位,让每一名乡村教师“行得放心、吃得开心、住得舒心”:在全面落实农村交通补助的基础上,全市所有镇街学校均改造了教师午休场所;12所镇街小学、19所乡镇初中的2200多名教师,每天都享受着8元午餐补助,大大提升了乡村教师的幸福指数。在全面落实农村教师“321”职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在高级职称改革上进一步深化,结合全市实际,在偏远乡镇学校多设置高级教师岗位,通过岗位引领,让更多的优秀教师主动选择到乡镇一线任教,提升乡村教育教学水平。

区域保障为城乡一体化护航

    主持人:除了提升乡村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区域层面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城乡一体化保驾护航?两位局长所在的区域有什么好举措?

    刘志刚:2019年,在全面落实“定岗、定编、定责”的基础上,荣成市坚持从抓干部队伍引领开始,全员推动教师交流轮岗。当年,首届齐鲁名校长、实验中学校长梁德华从全市“龙头”学校实验中学调到乡镇中学三十二中,到任后他就从凝聚队伍人心抓起,聚力改革创新,狠抓特色创建,年底学校督导评估考核成绩一跃成为10所乡镇小学的“领头雁”,而在地市级特色学校创建中,专家给出的综合评比更是高居小组头名。

    于是,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荣成市坚持把最优秀的校长、干部放到最关键的岗位上。近3年来,先后对86名校级干部、142名中层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岗位调整,一大批敢作敢为、年轻有为的青年干部、优秀教师被推荐到乡镇教学一线“扛把子”,城乡教师资源得到了全面优质均衡的配置。干部队伍带了好头,乡村教育就有了奔头,荣成市共有5所乡镇学校获评省级乡村温馨校园,还有3个乡镇被评为“教育强镇筑基改革试点镇”,11所乡镇学校获得省级以上综合荣誉60多项。找对了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因子”,乡村教育就大有可为。

    汪海燕:红谷滩区的措施,一是强化办学经费保障:提高学校经费保障水平,按小学每生每年1200元、初中每生每年1400元的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继续落实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持续强化办学经费保障。二是推进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之前我区有学生数3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28所,2023年,我们着力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工作。截至2024年春季学期,完成撤并24所,1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全部优化到位,3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基本优化到位。由区财政保障,开通校车线路17条,让所有撤并学校学生免费乘车,有效解决了学生往返的交通问题。通过这项措施,进一步优化了乡村学校网点布局,节约教育经费500多万元。通过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仅提高了乡村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更有效地改变了乡村学校“空心化”的现象。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