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引导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宋友文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非凡答卷·教育故事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已有5年时间。5年来,我见证了这门课从部分学校先行先试到全国高校全面开设,从高校自编讲义到统编教材出版发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感悟思想伟力,筑牢信仰之基。

    2019年秋季学期,中国人民大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纳入本科生必修课教学方案。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有两点考虑,一是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与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二是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举全校之力,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吸纳了来自不同学院相关研究领域的20余名教师参与授课,为这门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基础。学生评价这门课“是名家荟萃的系列讲座,令人印象深刻、获益匪浅”。

    2022年,全国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把这门课作为最关键的思政课高位推进,具有标志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博大精深、“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理论体系,对教师素质要求很高。我认为,要想上好这门课,教师一定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教师必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及时跟进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上好这门课,我认为还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来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体会真理的力量和实践的伟力。为了获得最鲜活的备课素材,把重要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我连续几年暑假都外出调研。在“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地”河北阜平,我感受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地浙江安吉,我体会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

    对这门课的作用,我形容为10个字:系人生扣子、解思想疙瘩。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成长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难免出现思想上的困惑。因此,我们要让这门课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练就一双“慧眼”,辩证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不被网络信息“牵着鼻子走”。一名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听了这门课后告诉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后,他有了更开阔的视野,能更清楚地察国情、观大势。这门课还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今年,他成功考取了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我注意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其他学院的学生选择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深造,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上好这门课离不开一本好教材。2023年8月,中宣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发行,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途径,对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材编写的一名参与者,我深刻感受到这本教材是集体智慧的产物。教材贴合青年学生特点,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道理讲透彻。对于每一名授课教师来说,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未来,我们要将建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作为一项铸魂工程、战略工程、示范工程,以该课程改革牵引思政课改革创新,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汇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力量。(本报记者焦以璇采访整理)

【政策举措】

    2021年

    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大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编写出版

    2022年

    各地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2023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统编教材编写出版,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编教材,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部联合举办全国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全覆盖培训

    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首次开设本科高职专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赛道,引起师生广泛关注。在当年开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中,共有1751所高校上传21574个理论学习小视频,在B站总播放量达1430万次、点赞超过101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