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中国 供图 |
■自有政府官方统计数据以来,日本“不登校”儿童人数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日本“不登校”现象存在多年,折射了经济社会变化背景下日益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应该给予儿童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认识,帮助儿童达到内心的平和,为再次回到学校积蓄力量,并最终实现社会自立
■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能有效降低辍学率,提升教育成效。为中小学配置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对有“隐性辍学”倾向的儿童做到早期发现和积极支援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最新定义,“不登校”是指由于心理、情绪、身体或社会等原因,儿童不去上学或者即使有意愿上学但不能上学,每年有30天以上学校缺勤的情况,其中不包括疾病、经济原因和新冠病毒感染等导致的长期缺勤。“不登校”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日本政府力图关注的问题。概念上与“学生拒学”行为有相通之处,其对策或对应对中小学生拒学难题有所启发。
日本“不登校”儿童人数逐年递增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就出现了非经济原因导致的学生拒绝上学的现象。日本教育界一直尝试将这一现象概念化。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学校恐怖症”、60年代的“登校拒否”,到了80年代末,“不登校”的说法终于固定下来。
自有政府官方统计数据以来,“不登校”儿童人数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首次统计年份1991年的“不登校”儿童人数合计6.68余万人,而到了2000年,“不登校”儿童人数已经翻倍,达到13.43余万人。此后“不登校”儿童人数基本保持平稳,部分年份略有下降。2013年至2022年,“不登校”儿童人数连续10年持续增加,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不登校”儿童人数由2019年的18.13余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29.90余万人,占在籍学生总数的3.2%,“不登校”儿童的总数和增幅都刷新了历史纪录。
“不登校”问题蕴含儿童心理危机
“不登校”问题是伴随日本学历主义、低欲望社会、格差社会等现象出现的儿童心理危机。“不登校”问题最早出现时,正值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学历主义备受推崇,“教育内卷”之风由此盛行并成为“不登校”问题日益恶化的根源。随后,泡沫经济背景下“冰河期世代”面临的就业困境使日本年轻人变得消极和颓废,长期处于无欲无求、没有干劲的低欲望状态,而格差社会的加速也让这种社会心理危机逐渐蔓延到中小学生群体。
日本文部科学省每年都会对儿童“不登校”出现的原因开展问卷调查并作出相应分析。截至2013年的统计表明,包括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和家庭关系在内的人际关系是引发“不登校”问题并使其持续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网络和游戏等逐渐打乱了儿童正常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成为“不登校”的危险因素。在2014年至2022年的调查中,不安、没有力气、生活节奏被打乱等因素成为儿童“不登校”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不登校”的原因也在发生变化。
2016年,日本颁布《教育机会确保法》,首次明确规定,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将支援不上学的学龄儿童,且强调了“不登校”儿童休养的重要性,由此学校作为学习场所的功能相对弱化,监护人和学生对学校的认识也随之变化,导致“不登校”人数增加。近年来,新冠疫情导致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变化,人际关系疏离带来的内心不安等,导致学生上学积极性受挫,均成为“不登校”人数攀升的重要因素。
实施中长期支援解决“不登校”问题
日本文部科学省秉持防患于未然,早期发现、早期支援的原则,探索多样化学习方式,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面向“不登校”儿童实施中长期支援,尝试解决“不登校”问题。
早期发现和支援有“不登校”倾向的儿童。通过对“不登校”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本教育界逐渐了解了不同阶段“不登校”问题的特征,且针对“不登校”儿童初期表现,以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例如,通过《儿童理解与支援检测表》,积极掌握儿童“不登校”倾向,同时通过家访了解儿童家庭环境和监护人养育态度,最终家校联合制订“不登校”儿童个别指导计划。此外,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中小学生“一人一台电脑”政策,推广心理健康观察机制。学校通过数据平台随时了解并记录儿童身心状态变化,为“不登校”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早期帮助。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中长期心理健康服务。根据日本《教育机会确保法》,对“不登校”儿童的支援目标,不仅是促使其再次“登校”,还应帮助其把握自身职业发展路径,最终实现社会自立。因此,对“不登校”儿童需要提供中长期支援,使其掌握沟通和社交能力,找回自我认同感,养成基本生活能力。为解决“不登校”儿童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疏离、不安和无力感等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为学校配置了心理咨询师和社工,并为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制订培训计划,提高其应对“不登校”问题的专业度,以期更好地为“不登校”儿童提供咨询和帮助。近年来,日本政府还力图完善教育咨询制度,推动设立教育咨询机构。
保障“不登校”儿童教育机会多样化。对于已处于“不登校”状态的儿童,日本尝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途径。目前主要有“不登校”特例校、夜间中学、教育支援中心和“自由学校”等形式。“不登校”特例校根据“不登校”儿童的实际情况设置弹性课程标准,在保证一定学年总体学时的基础上,适当删减不同科目的学时。夜间中学在解决“不登校”问题和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化、义务教育形式多样化等方面也发挥了作用。教育支援中心则旨在为学生免费提供个性化学习和咨询服务。此外,日本文部科学省还尝试设立校内教育支援中心,以便有“不登校”倾向的儿童在不想走进自己班级时,可以选择在校内教育支援中心学习和接受辅导,或者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同步学习,以逐步适应学校生活。
日本“不登校”问题引发教育思考
日本为解决“不登校”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有一定启发。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民对诸如“不登校”之类的问题形成全面的认识。日本对“不登校”的认识经历了从“异常儿童的异常行为”到“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可能出现的现象”的过程,认识不断深化。简单定义且存在很大程度的偏见,可能导致儿童缺乏及时和专业的心理疏导。
校家社需要充分认识“劝返复学”的利弊,并积极探索多样化学习制度。日本对“不登校”儿童的支援视角已从最初的“登校刺激”转变为“为了将来的社会自立”。目前日本实施的多样化教育侧重点也在于,能否适应儿童能力,培养其社会自立的基础,使其度过丰富的人生。对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的“隐性辍学”儿童,家庭和学校应避免过度“劝返复学”而引起儿童内心强烈的不安和反抗。相反,应该给予儿童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认识,帮助儿童达到内心的平和,为再次回到学校积蓄力量,并最终实现社会自立。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积极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显示,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能有效降低辍学率,提升教育成效。营造温馨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儿童在萌生脱离学校教育的想法时,可以及时向班主任或者学校发出求助信号。同时,要增加政府主导的校外心理咨询机构数量,为中小学配置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对有“隐性辍学”倾向的儿童做到早期发现和积极支援。
(作者单位系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四川师范大学日韩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