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江苏省江阴市北漍中心小学:
构建“蓓晓”融合教育课程体系
许敏玉 曹志坚

    ■聚焦融合教育·课程设计

    编者按: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建设教育强国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融合教育是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让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普通班级中获得公平、优质的教育,需要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和调整。 

    江苏省江阴市北漍中心小学以“让每一朵花儿精彩绽放”为共同愿景,遵循“自然生长”的教育理念,顶层建构融合教育课程体系,充实完善学校“蓓晓”课程体系。

    “蓓晓”课程主要包括“蓓蕾”课程(国家课程)和“晓义”课程(校本课程),而“晓义”课程又分为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

    依据障碍类别开发拓展型课程

    学校依据不同障碍类别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实际能力,量身定制特需的拓展型课程,促进学生的优化发展。

    一是开设康复课程。康复课程以补偿缺陷和开发潜能为原则,设计多元化、个性化课程,满足不同障碍类别学生的需求。学校为特需学生补充“逻辑狗”“分享阅读”“通向数学”“专注力记忆力”等学能训练材料,有针对性地开展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活动。如针对口齿不清、沟通有一定障碍的学生,学校为其增加一些言语训练的课程,设计“请你跟我说”小游戏,进行互动问答,帮助学生矫正发音。学校为孤独症儿童开发学业补偿个别化辅导课例、游戏情景活动设计,提升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听障儿童有针对性地设计语言能力矫正训练,鼓励学生积极乐观地交流表达,融入集体和社会。

    二是开设蓓晓社团课程。蓓晓社团课程主要包括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艺术休闲、体育运动等。蓓晓社团课程是支持性课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与表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例如:“绘画与手工”能让儿童集中注意力,锻炼精细操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开拓想象力,通过作品展现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成功的体验;“唱游与律动”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美妙旋律中,感受不一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培养乐于学习新鲜事物、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学校充分利用平衡步道、滑梯等全套的感统训练、平衡协调训练专业器材和蒙氏活动器材,帮助学生提高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感统能力,增强身体素质。

    三是开设生活课程。特殊需要儿童最终是要回归生活融入社会的。学校根据特殊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以生活为中心的原则,设计生活课程。如“我是小小美食家”系列有包馄饨、包饺子、擀面条、煎荷包蛋等内容;“家务小能手”系列有扫地、拖地、洗碗、淘米、洗袜子、叠衣服等内容;“小小旅行家”系列有我会买票、我会乘车、我会打车、我会拍照、我会骑车等内容……学校还特别开发了“烧烤”系列主题课程,学生们通过图片、实物等认识蔬菜、肉类等,再用纸、橡皮泥等材料,通过剪、捏、画等方法制作各类“食材”,并将这些“食材”串成一串儿,这是前期的生活模拟课程。后期,学校组织亲子活动,由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烧烤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烧烤的注意事项,培养了分享意识、劳动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生活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

    依据学生需求开发探究型课程

    探究型课程以学生需求和探究问题为主体。教师以“自然生长”为课程理念,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宽学习场域,让学生在真实开放的活动环境中开展学习探究,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生命的热爱,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学校开展的探究型课程丰富多样,如基于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特色,深挖身边的水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性探究,确定“水的地名、水的美食、水的体育活动、水的环保、水的故事”等研究主题。学生在探究中明悟水的精神,增强了环保意识。学校还开展篮球的起源、学校篮球的发展、世界各地的篮球组织、篮球名人、篮球规则、篮球裁判手势、篮球精神等主题研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坚毅拼搏、团结合作的精神。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江阴市北漍中心小学)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