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
人人都是合作者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一小学“莲子连心,美美与共”学校治理实践
陈康和

    一个莲蓬,一池荷香。莲蓬率领着众多莲子撑起绿伞,每一颗莲子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它们共同撑起了莲蓬,高昂头颅,仰望星空。每到盛夏,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长安一小”)清清的池塘便被一柄柄撑起的绿伞挤满,在绿伞之间,朵朵莲花尽情盛开:红的、白的、紫的……莲花以不同的姿态卓然绽放,亭亭玉立;一片片莲叶紧密相连,相映成趣,好像亲密的一家人,和谐共处。莲叶与莲花“美美与共”就像学校团队的成员亲如一家人,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既紧密团结、相亲相爱,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师生同心,尽显风采。

    与莲相约,长安一小从中捕捉到了促进学校发展的“莲文化”,通过打造“学莲雅韵、尚莲正品、慕莲敦行”三个层次的莲文化体系,使师生成长为“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君子。

    精神引领为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莲蓬中的每颗莲子都不可或缺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人的关键,在于思想”。学校以“莲文化”为轴,以友善进取为魂,构建了“团结进取、敢于争优”的学校精神,师生、家长达成对学校建设的文化认同。“团结进取、敢于争优”八个字,寓意着“团结友善之德、敢于争优之心、坚韧顽强之志”的深刻内涵,彰显着“现代君子莲”“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品质。

    为了让学校“莲文化”精神深入人心,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并将其转化为行动力量,学校多措并举、走形走心:一是以宣传占高地。为凝聚长效力量,学校宣传团队制作了宣传片并定期进行播放,让“莲文化”精神注入师生、家长心中。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专栏加以推广,通过真实场景的微视频推送,以文图音的形式进行渲染,让师生形成长效记忆。二是以活动渗内涵。为营造团队精神氛围,学校德育组适时利用每月主题教育、大型活动及各类比赛进行“莲文化”教育,会前动员、会中落实、会后反思。三是以绩效推共识。为激励团队合作,学校倡导“团体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绩效考核倾向团队整体,考核过程更多关注团体的组织与合作,荣誉属于参与活动的每一个人。

    携手奋进为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每颗莲子在莲蓬中都心心相连

    新时代新征程,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变化更迭,这促使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长安一小着力打造“莲品课程”,借助跨学科教学,完善跨学科学习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课程育人,实现“让每一株莲幸福绽放”的教育理念。

    以学校儿童戏剧综合课程为例,长安一小积极推进多科统整,开展融合教学活动,以课程为载体,以模仿、探究、创作、表演等为学习途径,以经典为特色内容,结合学校培养“现代君子莲”的育人目标,建构一种综合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舞蹈等课程的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多门课程统整中丰富学科学习方式,提升复杂思维下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四年级的戏剧课程“花木兰”,学生通过吟诵展现《木兰辞》的语言内容,与古典舞蹈结合、与体育的武术操结合、与美术的水墨画结合、与音乐歌唱结合,最后呈现出一部“历史舞台大剧”。二年级的戏剧课程“三只小猪”,融合故事、音乐、美术、舞蹈、创作,再现儿童版的经典童话剧。

    学校通过多种跨学科实施样态,坚守学生本位,拓展学习场域,撬动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提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每一个人都成为跨学科的合作者。

    平台搭建为目,独立成长、共同成长:莲蓬中的每颗莲子都在锻造下飞跃

    在“莲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着力通过搭建不同类型的专业成长“飞翔舞台”,助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一是师徒联袂竞技平台,同课异构或同课同构,体现师徒合作成果。二是名师“荷声”分享平台。发挥省、市优秀教学能手、名师引领作用,以工作坊、项目组等方式,展现其教育教学风采。三是“莲风”教学比武平台。通过“课堂节”的带动,推出“校长示范课”“骨干引领课”“全科竞赛课”“家长清单课”,通过集体研讨,让教师在磨课中迅速成长,感受“一人成功众人乐”的和谐氛围与“学习、合作、共赢”的科组文化。四是“莲品送教”活动平台。通过与韶关乳源的结对帮扶活动以及联盟校的研讨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五是“尚莲”成果展示平台。全校性开放科组业务学习,总结经验、分享成果。同时每年以多科组合作为班底,打造几个大节日、几项大活动。六是“小荷”人才培养平台。学校设立读书班、项目办等,为教师打通专业发展和行政晋升的“最后一公里”,体验教育人生的价值。

    (陈康和)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