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科产教深度融通 培育水产“弄潮儿”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厚植科创沃土,培育复合应用型人才
杨奇慧 王忠良 黄建盛 梁缘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探索

    培育南美白对虾“兴海1号”国家新品种,以“良种+良法”为对虾种业振兴提供“海大方案”;深入养殖一线,依托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国家新品种,为当地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生产帮助……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注入“蓝色动能”。

    办学89载的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现代水产人才培养的发端。学校立足广东,面向南海,勇立潮头,以“大食物观”为指引,结合水产学科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思创、专创、产创、科创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对接产业、融入专业、贯穿学业,致力培养“一懂两爱”的新型渔业人才,为我国打造“海上粮仓”赋能,奏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乐章。

    强化思政引领 夯实“双创”教育价值理念

    党建赋能强引领,思政铸魂育新人。水产学院践行新农科建设新理念,以课程思政为抓手,通过党建业务“双带头人”负责制等,以主题党日活动联动教学研讨,构建思政引领、能力提升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院教师着力抓好课程思政,创新课堂内容,激发课堂活力。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深挖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投身国家海洋事业的志向,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德行素养培育有机融合。

    在海水珍珠生产一线讲授思政课,学生党支部在行业标杆企业的生产车间举办主题活动,学生“三下乡”躬行实践助力水产养殖……学院将思政小课堂与海洋强国建设大课堂结合,挖掘学科教育资源,用红色基因涵育时代新人,引导学生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近3年,学院获评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支、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优秀教学案例2个。

    构建进阶式课程体系 厚植“双创”沃土

    为了在学生身上植入“双创”基因,学院把握课堂主阵地,推进专业课程体系与“双创”类课程设置有效衔接,构建进阶式“双创”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将“双创”贯穿于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全过程。

    学院在一、二年级开设“双创”基础课程,强化创新意识、理念的培养。面向全体、融入专业、分层分类,开设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专业选修及实践课程,进行“双创”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构建在创新概念课程平台上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专业分方向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创新创业学习需求。

    为破除创新创业教育端与实践端的壁垒,学院以项目为载体,开设“双创”项目训练课程。针对三、四年级学生,设置基础性实践项目、各层级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战演练。学院还鼓励学生参与全国生命科学大赛等高层次赛事,以赛促创促学。

    通过“阶梯式、全历程、闭环”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训练,近3年,学院本科生承担国家、省级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共44项;获国家、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共78项,其中“珍珠产业4.0——引领世界珠宝行业进入新时代”“紫贝南来——南方高温海域扇贝领航者”项目分别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全国金奖和全国铜奖,“兴海种业——对虾种业振兴先行者”项目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

    内培外引“双引擎” 打造“双创”导师库

    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撑和保证,与校地企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动力源。

    为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学院建立内培外引机制。夯实内功,获批“鱼类增养殖学”教学团队等5支省级教学团队,同时选派中青年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创新实践,让教师在生产一线需求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战能力。内外联动,外聘企业家、创业人士、优秀校友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锻造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近年来,学院推行实践类课程“一课双师”制,超过1/3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聘请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担任企业导师,提升学生对现代水产养殖业的理解与认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创新思维。

    科产教融合 构建实战导向“双创”实践体系

    为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对接、专业实习与求职就业对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双提升”,广东海洋大学联合广东恒兴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实施专业教学课程,编写教材,开展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和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

    现代产业学院项目实施以来,已引进校内外“双导师”20余人,推动30项“双创”项目落地,建立实践基地与平台15个,构建3个产业班的人才共育新模式。科产教深度融合教学成果荣获2020年广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为让更多学生将想法转变成行动,学院以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平台及企业产业实践平台为依托,建设高水平协同育人基地平台。目前,校企协同建立水产类复合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基地等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广东海洋大学—恒兴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围绕水产类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构建“一站式、立体化、链条式”的基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协同育人模式。近3年,实践基地平台共接纳15批次学生实习。

    “亚硕模式”培养复合应用型水产精英

    为了更好地对接水产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具有研究创新能力与创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学院借助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学科的契机,结合水产学科应用性强、省级科研平台多、科学研究基础扎实等特点,借鉴水产学科硕士培养理念,结合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亚硕”培养计划。为本科生配备导师,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当科研助手,接受学术能力培养和实践技能训练……得益于此,学院不少学生成长为介于本科生与硕士生水平之间的高素质水产养殖人才。

    自2014年以来,学院持续通过选课指导、科研训练强化等措施,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等改革实践探索。

    在水产高峰学科牵引下,学生的专业素养显著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近3年,学院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5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学院硕士研究生录取率屡创新高,从2016年的7.9%提升到2024年的42.17%。越来越多的学生“闯”出广阔天地,“创”造美好未来。

    (杨奇慧 王忠良 黄建盛 梁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